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董其昌

董其昌

  • 字数: 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南美术出版社
  • 作者: 迟庆国,易东升 著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01258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翁、思白,别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松江派”的主要代表。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董其昌天才俊逸,工书法,善绘画,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
    董其昌的山水,初师“元四家”,后取法董、巨,这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中有记载:“余少学子久山水,中复去而为宋人画,今间一仿子久,一差近之。”董其昌非常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对前人的临仿终其一生,虽八十而不辍。通过临仿来掌握典型构图章法,在其后自己创作时,能够做到随心所用。他的《集古树石画稿》就是一幅临习名迹树石的画稿。他的好友陈继儒就曾在卷后题跋上指出这一点:“此玄宰集古树石,每作大幅出摹之。”对后世来讲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在画稿上记录了临习时的感受,使我们了解到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广泛吸取唐、宋、元诸家优点,在强调以古人为师的同时,反对单纯机械模仿复制,提倡师法造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