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代中非关系史稿

古代中非关系史稿

一部系统、全面、完整的古代中非关系史
  • 字数: 301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作者: 许永璋 著 沐涛 编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26532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沐涛主编的“东非历史文化丛书”中的一种。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学领域内,古代中非关系史研究还是一块尚待耕耘的园地。本书作者将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古今中外关于中非关系的史料一一分析整理,形成了这部内容充实、资料丰富、系统完整的古代中非关系史。为中国的非洲史研究,特别是古代中非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历代古籍中保存不少有关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资料。本书通过梳理、研究这些珍贵的史料,编写了这部系统、全面、完整的古代中非关系史。以中国的历史朝代发展为序,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清代,将中非关系在政治、经贸、人文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借助丰富的史料展现出来。从远古的“黄帝遣使大夏”到两汉的甘英出使大秦再到明代的郑和下西洋与非洲,从中国丝绸的西运到埃及宝石的东来,从杜环的《经行记》到《伊本?白图泰游记》,古代中非关系的轮廓和细节渐次丰满,对历代典籍中文字资料的深入挖掘和阐释,还原了一幕幕鲜活生动的中非历史交流交往的画面。
作者简介
许永璋,笔名楚汉, 1935年9月26日生,湖北省武汉市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顾问,曾任郑州市政协副主席。在史学领域内兴趣广泛,成果颇多,出版《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考论》等著作十三部,参编《非洲通史》(三卷本)等著作四部。非洲史与中非关系史硕士学位导师。曾被评为郑州大学很好教师、河南省很好教师、郑州市“三育人”优选个人。其生平事迹收入《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等多种辞书。
目录
前言
章远古至秦代的中非关系
节中非关系的滥觞
一、从“黄帝遣使大夏”说起
二、西方(包括埃及)对中国的模糊了解
第二节中非关系的开端
一、中国丝绸的西运
二、埃及宝石等物的东来
第三节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中非关系
节丝绸之路的开辟
一、张骞通西域与陆上丝绸之路
二、甘英出使大秦
三、海上丝绸之路
第二节汉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往
一、中国与埃及的关系
二、中国与苏丹的经贸往来
三、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的经贸关系
四、中国与索马里的经贸联系
五、关于在中国的“骊靬人”问题
第三节两汉时期中非关系的特点
一、地域范围仅限于非洲东北部地区
二、主要联系方式为间接贸易
三、民间贸易多于官方贸易
第四节早期中非关系史的意义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非关系
节埃及亚历山大城商人秦论来华
一、秦论来自非洲什么地方?
二、孙权在何处首次接见秦论?
三、秦论何时到了建业?
四、秦论来华与康泰《吴时外国传》
第二节中国对大秦国的了解
一、西晋时期大秦使者访华
二、《魏略·西戎传》和《后汉书·西域传》
三、《魏略》、《后汉书》有关大秦的记载
四、关于“大秦”之我见
第三节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往来
一、中国与埃及的经贸往来
二、中国与埃及的文化交流
三、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的经贸联系
第四节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延伸
一、前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的中非关系
节裴矩的《西域图记》
一、陆上“丝绸之路”
二、海上“丝绸之路”
第二节杜环的“摩邻”之行
一、杜环与《经行记》
二、关于“摩邻国”的几种说法
三、我对上述说法的异议
四、摩邻国应是摩洛哥或马格里布
第三节《新唐书》记载的老勃萨国
一、关于“老勃萨国”的各种说法
二、“老勃萨国”应是特勒姆森
第四节唐代中国船只是否直航非洲?
一、历史背景
二、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三、东非沿海的出土文物
四、贾耽的记载
第五节“三兰国”考辨
一、关于“三兰国”的不同说法
二、“三兰国”应是古代的桑给巴尔
第六节唐代中、非贸易港口
一、中国对非贸易港口
二、非洲对华贸易港口
第七节唐代中国与非洲的商品交换
一、中国出口商品
二、非洲输华商品
第八节唐代中非经贸关系的特点
一、间接贸易为主
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通道
三、民间贸易是主要的贸易活动
四、中、非贸易已由北非向东非转移
第九节唐代与中国建立各种联系的非洲国家
一、埃及
二、索马里
三、坦桑尼亚(东非沿海地区)
四、摩洛哥或马格里布
第十节非洲黑人在唐代中国
一、古籍记载和出土文物
二、唐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非洲黑人形象
第十一节唐代中、非科技文化交流
一、中国对非洲的影响
二、非洲对中国的影响
第十二节中国史籍有关唐代中、非关系的记述
一、《酉阳杂俎》
二、《旧唐书》和《新唐书》
三、《通典》
四、其他古籍
第十三节外国史籍有关中、非关系的记载
一、《中国印度见闻录》
二、《道里郡国志》
三、《黄金草原》
第五章宋代的中非关系
节宋代的经济发展与海上航线
一、宋代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
二、宋代的造船和航海能力
三、宋代海上交通的发展
第二节宋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往
一、宋代中国与北非国家的交往
二、宋代中国与东非国家的关系
第三节中非交换的商品及贸易方式
一、中非交换的商品
二、几种贸易方式
第四节非洲人在宋代中国
一、非洲黑人在中国
二、非洲的阿拉伯人在中国
第五节宋代钱币在非洲的发现
一、中国宋代钱币在非洲的出土情况
二、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层檀国在哪里?
一、关于“层檀国”的不同看法
二、“层檀国”应是古代东非的桑给巴尔
三、关于层檀国使节访华的次数问题
第七节宋代中国古籍关于非洲的记载
一、《文昌杂录》
二、《续博物志》
三、《清波别志》
四、《岭外代答》
五、《诸蕃志》
六、《事林广记》
七、《宋史》和《宋会要》
第八节阿拉伯人著作中的记载
一、埃德里奇的《诸国风土记》
二、瓦西夫的《印度珍异记述要》
三、雅库特的《地名辞典》
四、伊本·巴伊塔尔的《药草志》
第九节宋代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
一、中国对非洲
二、非洲对中国
第十节宋代中非交往的意义
一、政治交往加强了双方的联系
二、改善和丰富了双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增进了相互了解
五、为非洲国家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史料
六、为中国发展对非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六章元代中国与非洲的关系
节元朝的对外政策和对非航线
一、元朝的对外政策
二、元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和航海能力
三、元代中国的对非航线
第二节元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一、与北非国家的关系
二、与东非国家的关系
三、元代中国与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关系
第三节汪大渊及其非洲之行
一、汪大渊生平
二、撰写《岛夷志略》的情况
三、汪大渊的非洲之行
四、“麻那里国”考辨
第四节伊本·白图泰游历中国
一、白图泰游历中国述略
二、白图泰没有到过中国北方
三、《白图泰游记》关于元代中国的记载
四、对《游记》中两个地名的考证
第五节《马可波罗游记》关于中非关系的记载
第六节元代中国古籍关于非洲的记载
一、《岛夷志略》
二、《异域志》
三、《西使记》
四、《湛渊静语》
五、《郭侃传》
六、关于元代中国出现的非洲地图
第七节元代中国与非洲的科技文化交流
一、中国对非洲
二、非洲对中国
第七章明代的中非关系
节明代经济发展与对非航线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政策
二、通往非洲的海上航线
第二节郑和下西洋与非洲
一、郑和船队到达非洲
二、关于郑和下西洋与非洲的讨论
三、《郑和航海图》中的非洲地名
第三节明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一、与北非国家的关系
二、与东非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明代古籍关于非洲的记载
一、《星槎胜览》
二、《皇明世法录》
三、其他古籍
第五节外国人著作中关于明代中非关系的记载
一、利玛窦的著作
二、艾儒略的著作
三、伊本·哈勒敦的著作
第六节明代中国与非洲的贸易
一、明代对外政策的两重性
二、朝贡贸易
三、私人贸易
四、明代中国对非出口的主要商品——瓷器
第七节明代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
一、明瓷在非洲
二、中国明代的丝织品及其他
第八节“郑和下西洋”后的明代中非贸易
一、朝贡贸易的衰落
二、走私贸易的盛行
三、欧洲殖民者的东来及其对中非关系的影响
四、中非关系衰落的原因
第八章清代中国与非洲的关系
节清代前期的对外政策和通非航线
一、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
二、清代通非海上航线的变化
第二节《海国闻见录》中记载的非洲
一、陈伦炯和《海国闻见录》
二、《海国闻见录》中非洲国名考释
第三节清代在中国的非洲黑人
一、非洲黑人在华状况
二、与中国人民共同反侵略
第四节清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一、中国与刚果(利)建立外交关系
二、中国在南非设立总领事馆
三、中国驻莫桑比克领事馆的设立
第五节非洲的华侨和华工
一、早期非洲华侨的创业活动
二、非洲华侨的社团组织
三、陆才新——毛里求斯华侨社会奠基人
四、毛里求斯的华侨和华工
五、留尼汪的华侨和华工
六、马达加斯加的华侨和华工
七、刚果(利)的华工
八、刚果(布)的华工
九、南非的华侨和华工
十、南非华工的处境与反抗
十一、非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和华工
第六节非洲华侨社会中的关帝庙
第七节清代载籍记载的非洲
一、《海录》
二、《朝觐途记》
三、《西游笔略》
四、《四洲志》
五、《海国图志》
六、《瀛寰志略》
七、《三洲游记》
八、《身见录》
第八节非洲重大事件在中国之反响
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中国的反响
二、英布战争与中国
第九节清代中、非文化交流
一、清代中国学者访问非洲
二、中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
三、清代中国瓷器在非洲
结束语
参考书籍和论文
后记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