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成长在国企

成长在国企

  • 字数: 9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作者: 贾海生 著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23829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三十余篇关于员工修养提升的体会文章,并分为“修养与认知”“实践与探索”两个部分。这些文章均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源泉、理论功底为基础、睿智思虑为支撑的心血成果。
相对于其他管理类图书而言,本书更加突出实践性。凭其在国企工作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作者从多个角度思考了国企员工如何成长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独具特色的解决思路。这些问题是每一个在国企工作的人都会遇到的,例如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对待表扬与批评,如何做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规矩的守与破,如何看待闲话,如何看待计划与变化,如何达到用语言与文字表达的优选境界等等,充满正能量。本书具有相当的性,是企事业工作人员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贾海生,1963年出生,1984年大学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科技大学EMBA硕士学位。由很基层很一线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中不错管理人员,既有机关部门主任的经历,更有重要基层单位领导的实践。工作之余广收博采,在社会科学、企业管理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均有广泛涉猎。三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多个岗位的历练磨砺,作为很好的管理干部,其带领团队后进变优选的突出业绩在企业发展历目前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所有共事者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目录
编者的话
前言
修养与认知
敬、竞、静、净
角色与演员(之一)——找准自己的舞台
角色与演员(之二)——扮好自己的角色
角色与演员(之三)——说好自己的台词
规矩的守与破
权力与权威
成功四要素
“闲”话不闲
传言的产生、传播和强化
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一)——表达之前:不打无准备之仗
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二)——表达过程:发挥的三要素
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三)——表达的种类:口语与书面语
语言与文字表达(之四)——表达的境界层次:达、简、美
习惯性违章的文化因素
主动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
管理的辩证法
干部要有建设力
胸怀
个人价值
贪欲之门要常关
实践与探索
表扬与批评(之一)——勤表扬,慎批评
表扬与批评(之二)——时机的选择
表扬与批评(之三)——语言的选择
关于“越级”
管理者的表态
管理团队中的老中青
迎接调研
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
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一)——沟通与传承
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二)——领悟与执行
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三)——文件与会议
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四)——主体与客体
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五)——计划与总结
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六)——大事与急事
外一篇
“四好班子”排名由后进变先进——“一把手”的成功实践
后记
摘要
国有企业,百年老店,服务民生,这是我所在企业的写照。
三十余载,六次转行,甲乙双方,这是我工作经历的缩影。
本书所写之内容,正是缘起于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实践和思考,植根于多年来在国有企业生产一线至管理层各个领域的摸爬滚打。
企业管理科学作为舶来品,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一直难逃西方理论化的命运。自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外来的企业管理理论如潮水般涌入,充斥在校园的教育讲堂上与企业的培训讲座中。这其中以德鲁克的管理理论为代表,后来又出现了以曾仕强为代表的所谓中国式管理。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起到了启迪和指导作用,然而,如同历史曾经证明过的,外来的理论可以给我们参考与指导,但并不能解释和解答我们遇到的全部问题,更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
正是因为常年来企业管理理论与国有企业管理实践相对脱节,一方面国有企业管理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只能依靠惯性运转;另一方面,在西方管理理论并不全面的话语体系中,中国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经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偏颇引导,国有企业成了垄断、低效、腐败、无能的代名词,而其使命、责任、纪律、奉献等特征则被完全忽视了。
诚然,当下的国有企业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缺陷甚至是弊端,但这绝不是主流,更不是全部。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潮头涌动、百舸争流的过程中,中国国有企业数十年的发展实践构成了中国发展的重要柱石。国有企业大多历史悠久、员工众多、资产雄厚、受众广泛,这样一个庞大的体量,能够始终屹立并发展壮大,必然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管理体系在台前幕后起着作用。同时,随着长期以来经济形势、管理体制、前沿技术的风云变幻,企业在飞速发展升级的过程中,逐步接收吸纳了各种传统的、现代的、自有的、外来的管理经验,并融入国情市情企情中,自成一套管理理念。
遗憾的是,也许是受传统儒家思想“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影响,我们的国有企业从业者和管理者在讲奉献、拼创新、尽责任方面毫无保留,但在创理论、落文字、展传播方面却有些踌躇犹疑。大量的本土化的国企管理经验难以上升到理论层面,国企管理精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得不到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我于2000年前后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并经由EMBA课程系统接触企业管理理论。本书中的思想由此时开始形成,并随着数年间工作岗位的调整、管理视角的变化、实践经验的积累,于2009年左右逐渐成形。在近两年的闲谈之中,不断有同事朋友鼓励我将这些想法诉诸文字,甚至还有人追问索要。在国有企业的文化中浸润已久,不加以总结提炼,似乎辜负了传承多年的集体智慧。而逐步整理的过程,又是一个经验再回顾、思路再清晰的过程,各种想法和资料不断丰富,通过精心梳理、筛选和编排,于是就有了《成长在国企——员工修养提升读本》。
当然,区区数万字,几十个片段,绝不可能覆盖企业管理和员工成长的方方面面。当前全面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思维日新月异,给传统行业的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理论一旦落笔,就不可避免面临被固化、被僵化、被随意解读的问题,而国有企业管理则是一项常变常新的课题。本书权当是抛砖引玉,仅仅希望能够给广大国企员工一些参考和借鉴,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升素质与修养提供经验指导。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在努力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不但期望国有企业的从业者、管理者创新出更多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制造,同时期望产生出更多的中国理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