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董子竹妙解儒释道经典

董子竹妙解儒释道经典

1.传奇人物董子竹:解儒释道三家之经典,参生命与宇宙之奥秘 2.本丛书在“众筹网”上众筹一个月突破24万元 3.函套内送书法宣纸印刷品两幅
  • 装帧: 盒函装
  • 出版社: 崇文书局
  • 作者: 董子竹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03423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董子竹妙解儒释道经典(共6册)(精)》收录四部作品。
《能断真力量》:《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者曾于2000年出版《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引起较大反响,本书就是对原书的修订再版。
《老子真面目》:作者曾于2002年出版《老子我说》,是与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商榷。现在作者从“生命―宇宙”系统的视角,来揭示《老子》的“真面目”。
《庄子真境界》:本书是作者近几年研究的成果,认为《庄子》是人们“修心”的入门教程;并且结合自己的出家体验,对《庄子》中的佛学维度予以发挥。
《论语真智慧》:作者曾于2001年出版《论语我裁》,是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商榷。现在作者以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讲述《论语》中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
董子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对儒、释、道三家都有切身的体认和独到的见解,并对西方文化有较深入研究。人生经历传奇:年轻期间入北京的秦城监狱,于狱中向各位学术大家学西方哲学;上世纪80年代任西安市戏剧研究所副所长、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3年在庐山东林寺出家,后任九江江矶寺住持,1998年还俗;现任南昌上市公司正邦集团高级企业顾问,指导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文化建设;贾平凹小说《废都》中二号人物孟云房的原型;其子董逋(善源居士)亦曾出家,法号慧开。已出版的著作有:与南怀瑾商榷系列《金刚经到底说什么》(2000年)、《论语正裁》(2001年)、《老子我说》(2002年);解读《圣经》系列《旧约东方解》(2007年)、《新约东方解》(2007年);国学与企业管理系列《与企业家聊国学》(2008年)、《总裁必修国学》(系列VCD);长篇历史小说《大明宫祭》(上中下三册,2015年)。
目录
《老子真面目》
总序
怎样读《道德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第八十章、第八十一章
书后语:中国,在《老子》文化中超越
《论语真智慧》
总序
怎样读《论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书后语:“觉悟”——人类的终极价值与归宿
《能断真力量》
总序
怎样读《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也说“一时”
为“佛”正名
出家的真义
世间与大千世界
第一品的结语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从须菩提说起
如来、菩萨
好一个“善护念”
善男子、善女人
权威不说“有”与“无”
心在何处住?
从“个体人”中跳出来吧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金刚眼”在此
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愿力身与业力身
“灭度”与“涅槃”
再说“愿力身”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谁在布施?
功德、福德、清福、洪福无分别
从东方到西方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理不如,见不实
“如来”到底是谁?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众生一直都在修
众生即如来
本无所住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请注意第六品
教化是佛学的根本吗?
“非法非非法”
谁是圣贤?
历史只能越来越光明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真正的福德性
一切皆从“愿海”出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释迦为什么提“四果”?
一切修行方法与大愿的关系
三界六道是怎么回事?
关于“贪、嗔、痴、慢、疑”五毒
关于“欲”
本来一念不用平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燃灯佛是谁?
再说“菩萨”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也说“无为福”
再说受持四句偈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无为法中的有为法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从“奉持”说起
“船子”为何敢死?
佛学不是哲学规律
密法无处觅
本品的一个小结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莫引人入暗
也说“戒定慧”
解悟?喜极而泣?
信解受持?
难得之人
什么是第一波罗蜜?
什么是忍辱?
无实无虚?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
哪有布施
谁信心不逆?
谁在荷担如来家业?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关于三世因果
坚冰打破之后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心空心不空
第十七品小结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生命,一个永恒的话题
“天眼”专利的覆灭
当以“佛眼”看世界
心,可得还是不可得?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换得人间尽繁华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什么是真?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我法不必思
须菩提为什么还要问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还“参”个什么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什么是一切善法?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福智不分家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释迦不是道德师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也说“止观”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不说断灭相,决不只是时间上的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莫作道德讲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
再说如来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一合相与不可说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三十一品与三十二品不能分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佛,无时不在演说
总结论
书后语:不废江河万古流







《庄子真境界》
总序
怎样读《庄子》
逍遥游
“智慧大海”自流而出的《庄子》
我自逍遥向天笑
人,永远是卓然独立的
天地宇宙皆无“我”
生命定会大升华
齐物论
当我找不到“我”的时候
谁是真主宰?
人,不要活在“分别”中
一切莫若“自明”
你不分别,它就来了
不问安于何处,只问被什么勾引了
无心可洗,求个恍惚
养生主
解牛就是解“知”的“死结”
“三见”不除,滴水难消
人间世
成就自我“心斋”的运动
在本无内外中应对外部世界
在“游刃有余”中体认“心斋”
打得念头死,保尔法身活
德充符
一切外相无非是天德
万物并作各复其根
人人早已“德充符”
“德充符”的各种境界
大宗师
一切皆是“天”所为
生命全体是“真人”
归归一,还是归一
道,就是我们自己
道,是形而上,也是形而下
道,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大宗”为师,萧然无系
不要堕入假逍遥
再说相忘于江湖
人人身上都有个“大宗师”
应帝王
莫在“心”外“应帝王”
“明王之治”是应帝王的纲
人,只能是一个混沌
骈拇
“骈拇枝指”未必多余
能死也要能活
今日人类的“仁”与“义”
马蹄
一切都是生命觉悟的过程
胠箧
任何观念性的东西都是障碍
在宥
顺应天道即为“觉悟”
“意识”是个狡猾大魔头
再说如何建立“心斋”
天地
“体道”,生命认知的纲纪
无心自得天心
意识中没有真智慧
天道
不要在佛头着粪
天运
天运一切,无非法音宣流变化
观法音宣流中见觉悟实相
刻意
画虎而类猫
缮性
牢笼中的恬淡仍是死人
秋水
又是一篇“逍遥游”
莫以成败论英雄
永远不要丢了自我
至乐
明心,不要错认了定盘星
两个不能混淆的思维体系
达生
先甘做“天奴”吧
“智慧自来”的简单分类
山木
知妄之心已是“真”
一切皈命于“天”
田子方
忘言而息妄
忘言而印心,才是真通心
知北游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知”,“知”,还是一个“知”
天赋一“知”,智之本
庚桑楚
个体只是个“零”
真无我时,我便是“天子”
养心无成则
徐无鬼
生命本有之问——问“道”
得“道”即得人,即得心
自敛其德
则阳
喜看街头里巷说一“心”
从世道人心看“道”的演变
“名家”与当代辩证思维
外物
莫让外相迷人眼
寓言
卮言:和以天倪
善于否定自我
让王
“傲骨”未必要“傲心”
盗跖
盗跖,中国文化的一个怪胎
廉价的劝善文
说剑
鱼目岂可混珠
渔父
今自然非自然
列御寇
苛责于己未必正确
无笼天地之大心,何言学庄?
天下
墨家文化的利弊是非
安于无知无虑不是觉悟
什么是道家真正的“无为法”
书后语:《庄子》——人类文明大转型入门教材
拷问历史
与马克思·韦伯对话
与中国文化的粗略对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