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奥勃洛莫夫

奥勃洛莫夫

  • 字数: 46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 (俄罗斯)伊万·冈察洛夫(Ivan Goncharov) 著;李辉凡 译;柳鸣九 丛书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92890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俄罗斯作家冈察洛夫三大名著之一     费时二十年、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通过一个艺术家“边缘人”生活和目光     再次衡量俄国普通人的观念和生活变迁     探究变革的社会潮流中青年男女的道德、爱情和思想追求
内容简介
《奥勃洛莫夫》创作于一百多年前,是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典型的“奥勃洛莫夫性格”,揭示了奥勃洛莫夫自我毁灭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和人生根源。奥勃洛莫夫正直、善良、温柔,却慵懒懈怠、耽于幻想、无所作为、因循守旧,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很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小说细腻地描写了他精神上的死亡过程,表达了农奴制改革前夕社会强烈的反农奴制情绪和要求变革的愿望。奥勃洛莫夫是农奴制崩溃的产物,他的性格是死气沉沉的庄园生活对其生活精神影响的必然结果。他的形象标志着俄国19世纪“多余人”蜕化的极限,是一个没落地主的典型,这也是小说的很成功之处。这个形象标志着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多余人”形象的终结。
作者简介
伊万·冈察洛夫(1812-1891),19世纪俄罗斯有名作家,在辛比尔斯(今乌里扬诺夫斯)出生,父亲是富裕的商人。1834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到政府工作达30年。1847年,靠前部长篇小说《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出版,描写一个地主少爷顺应资本主义兴起的局势,成为一个实业家的故事,赢得了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好评。1852年至1855年间作为海军中将叶夫菲米·普佳京的秘书随他航行到英格兰、非洲和日本,后经西伯利亚返回俄罗斯。冈察洛夫据此旅途写作的游记《战舰“巴拉达”号》在1858年出版,翌年又发表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大获好评。1867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并发表他很后一部长篇小说《悬崖》(1869年)。冈察洛夫终身未婚,1891年在圣彼得堡逝世。作者总论自己的三部长篇小说,捍卫现实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在当时颇有影响。
李辉凡,资历翻译家。1933年生,广东兴宁人,汉族。哈尔滨外语学院研究生毕业,在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进修多年。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合著《苏联文学史》《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独著《二十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文学·人学》《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等。主要译著包括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老板》《中短篇小说选》,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雷巴柯夫的《短剑》,巴赫金的《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尼古拉耶夫的《马思列宁主义文艺学》,以及《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蒲宁回忆录》等。
柳鸣九,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1953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赴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考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靠前笔会中心会员。柳鸣九先生一生潜心研究,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勤奋写作,可谓著译等身。200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曾著有《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走进雨果》《法兰西风月谈》《山上山下》等;翻译作品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局外人》《小王子》等。其中有三部作品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一部作品获“中国图书奖”。
目录
卓越的肖像画画家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附录
冈察洛夫生平及创作年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