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低碳农业经济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低碳农业经济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 字数: 17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吴乐知 著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92361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优选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弄清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尤其是现代石油农业影响下的农业碳排放量及其时空差异,并探索适合我国各地区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低碳农业经济几乎不被认为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闻所未闻的新鲜名词,对其专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探讨中国低碳农业现状与发展模式丰富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内容,把低碳农业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有机的联系起来,使低碳农业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而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低碳农业经济的研究更加系统化。
作者简介
吴乐知,1979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学习,获土壤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土壤环境与优选变化、景观生态规划、低碳经济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资源桔竭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骨干成员。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低碳农业经济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区域农业开发和环境变化对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研究”及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在靠前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界定
第一节相关概念
一、全球增温效应及碳循环
二、碳“源”和“汇”
三、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
四、低碳经济与低碳农业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空间尺度与区域差异理论
二、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农业碳排放与固碳机理
第三节研究对象界定
第二章碳排放、碳足迹计算方法与低碳农业评估体系
第一节碳库的估算方法与评价研究
一、植被碳库的估算
二、土壤碳库的估算及其评价
第二节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一、能源及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计算
二、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计算
三、农业碳排放量的计算
第三节碳足迹及其计算方法
第四节低碳农业评估体系
第三章我国农业经济现状及农业碳排放时空差异
第一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迎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农业经济总体状况良好,持续增长明显
三、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业发展基础增强
四、农业持续增产和农业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高能耗与高污染
第二节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一、粮食产量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和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特点
第三节我国农业碳排放量的组成及变化
一、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及其时空差异特点
二、我国稻田甲烷碳排放量及其时空差异特点
三、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碳排放量及其时空差异特点
第四节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一、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变化特点
二、相关原因分析和探讨
第四章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现状及农业土壤固碳潜力
第一节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区域差异
一、广义低碳农业经济指数的变化
二、农业中种植业的低碳经济水平
三、农业中畜牧业的碳生产力水平
第二节基于省级基本单元的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
一、指标选择和说明
二、计算方法和相关结果
第三节我国土壤碳储量的变化及土壤碳汇潜力评估
一、资料来源
二、数据整理与计算方法
三、结果分析
第五章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思考
一、美国和加拿大的低碳农业政策支持体系
二、欧盟低碳农业政策概况
三、日本和俄罗斯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四、国外典型的相关低碳农业模式介绍和评述
第二节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我国相关的低碳农业模式案例
二、我国不同区域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三、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