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学一本通

中学一本通

  • 字数: 10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750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6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8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严格按照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编写,对各考点和知识点认真梳理,讲解全面。内容分为上篇综合素质、下篇教学知识与能力两部分。分别对综合素质、教学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及考点进行详细讲解。并以近期新考试真题为典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每章配以同步练习题帮助读者提高。
目录
上篇综合素质(中学)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
第一节教育观(2)
考点聚焦(2)
考点梳理(3)
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3)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6)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9)
四、素质教育观的运用(11)
第二节学生观(12)
考点聚焦(12)
考点梳理(13)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13)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4)
三、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21)
第三节教师观(23)
考点聚焦(23)
考点梳理(23)
一、中学教师职业的认识(23)
二、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29)
三、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37)
四、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40)
能力提升训练(41)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43)
第一节教育法律法规概述(43)
考点聚焦(43)
考点梳理(43)
一、教育法概述(43)
二、教育法律关系(47)
三、教育法的渊源(48)
四、教育法律责任(49)
五、教育法律救济(52)
第二节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53)
考点聚焦(53)
考点梳理(55)
一、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5)
二、教育单行法(64)
三、教育法规与政策(97)
第三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11)
考点聚焦(111)
考点梳理(111)
一、教师的权利(111)
二、教师的义务(115)
第四节学生的权利保护(117)
考点聚焦(117)
考点梳理(118)
一、法律法规关系中的学生(118)
二、学生的权利与保护(119)
能力提升训练(12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30)
第一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130)
考点聚焦(130)
考点梳理(131)
一、教师职业道德(131)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33)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137)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138)
考点聚焦(138)
考点梳理(139)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读(139)
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141)
能力提升训练(14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49)
第一节历史文化素养(149)
考点聚焦(149)
考点梳理(150)
一、中国古代史(150)
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155)
三、世界历史(160)
能力提升训练(163)
第二节科学文化素养(165)
考点聚焦(165)
考点梳理(165)
一、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65)
二、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168)
三、外国主要科技成就(169)
四、著名的科学家及主要贡献(172)
五、生活中的科学常识集萃(175)
能力提升训练(188)
第三节传统文化素养(190)
考点聚焦(190)
考点梳理(190)
一、传统思想文化(190)
二、古代教育(192)
三、古代称谓(193)
四、神话故事与历史典故(195)
五、部分民族民俗(197)
六、其他文化常识(200)
能力提升训练(203)
第四节文学素养(204)
考点聚焦(204)
考点梳理(204)
一、中国文学名家名篇(204)
二、外国文学名家名篇(210)
能力提升训练(214)
第五节艺术素养(216)
考点聚焦(216)
考点梳理(216)
一、文字和书法(216)
二、绘画(217)
三、雕塑(220)
四、建筑(221)
五、音乐(222)
六、中国戏曲(224)
七、电影(225)
能力提升训练(22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28)
第一节信息处理能力(229)
考点聚焦(229)
考点梳理(229)
一、Word文字处理软件(229)
二、Excel电子表格(238)
三、PowerPoint演示文稿(244)
能力提升训练(249)
第二节逻辑思维能力(250)
考点聚焦(250)
考点梳理(250)
一、概念与命题(250)
二、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253)
三、复言命题的推理(255)
四、智力推理(257)
五、类比推理(263)
六、图形推理(266)
七、数字推理(267)
能力提升训练(270)
第三节阅读理解能力(271)
考点聚焦(271)
考点梳理(271)
一、阅读材料分析题题型介绍(271)
二、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72)
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73)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76)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79)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80)
七、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283)
能力提升训练(289)
第四节写作能力(293)
考点聚焦(293)
考点梳理(293)
一、教育写作概述(293)
二、议论文写作(295)
三、记叙文、散文写作(308)
四、素材积累(311)
五、历年真题及范文(314)
能力提升训练(316)
下篇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18)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18)
考点聚焦(318)
考点梳理(319)
一、教育的含义(319)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319)
三、教育的属性(320)
四、教育的起源(322)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323)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6)
考点聚焦(326)
考点梳理(327)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327)
二、教育学的发展(327)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35)
考点聚焦(335)
考点梳理(336)
一、教育的功能(336)
二、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336)
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338)
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340)
五、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341)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343)
考点聚焦(343)
考点梳理(343)
一、人的发展概述(343)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348)
第五节教育制度(353)
考点聚焦(353)
考点梳理(353)
一、教育制度概述(353)
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355)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356)
四、义务教育制度(359)
第六节教育目的(361)
考点聚焦(361)
考点梳理(361)
一、教育目的概述(361)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363)
三、我国的教育方针(366)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367)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367)
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370)
考点聚焦(370)
考点梳理(371)
一、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371)
二、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371)
三、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72)
能力提升训练(37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81)
第一节课程概述(381)
考点聚焦(381)
考点梳理(381)
一、课程的概念(381)
二、课程的类型(382)
三、课程理论流派(385)
第二节课程组织(386)
考点聚焦(386)
考点梳理(387)
一、课程目标(387)
二、课程内容(387)
三、课程评价(391)
四、课程开发(392)
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93)
考点聚焦(393)
考点梳理(393)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与理论(393)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394)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395)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396)
能力提升训练(401)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404)
第一节教学概述(404)
考点聚焦(404)
考点梳理(404)
一、教学的内涵(404)
二、教学的意义(405)
三、教学的任务(405)
第二节教学过程(407)
考点聚焦(407)
考点梳理(407)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407)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08)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412)
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14)
考点聚焦(414)
考点梳理(414)
一、备课(414)
二、上课(415)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16)
四、课外辅导(417)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418)
第四节教学原则(419)
考点聚焦(419)
考点梳理(420)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420)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420)
第五节教学方法(426)
考点聚焦(426)
考点梳理(426)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426)
二、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426)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431)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432)
考点聚焦(432)
考点梳理(432)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432)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432)
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435)
第七节教学评价(437)
考点聚焦(437)
考点梳理(437)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437)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437)
三、教学评价的种类(438)
第八节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440)
考点聚焦(440)
考点梳理(441)
一、我用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441)
二、我国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442)
能力提升训练(44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449)
第一节认知过程(449)
考点聚焦(449)
考点梳理(450)
一、感觉(450)
二、知觉(452)
三、注意(455)
四、记忆(459)
五、思维(466)
六、想象(469)
七、问题解决(470)
第二节学习概述(473)
考点聚焦(473)
考点梳理(473)
一、学习的概念(473)
二、知识的学习(474)
三、技能的形成(477)
第三节学习动机(479)
考点聚焦(479)
考点梳理(479)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479)
二、学习动机的构成(479)
三、学习动机的功能(480)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480)
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482)
六、学习动机的理论(483)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87)
第四节学习迁移(488)
考点聚焦(488)
考点梳理(488)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488)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489)
三、学习迁移的理论(491)
四、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492)
五、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493)
第五节学习策略(494)
考点聚焦(494)
考点梳理(494)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494)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495)
第六节学习理论(500)
考点聚焦(500)
考点梳理(500)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500)
二、认知学习理论(506)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510)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11)
能力提升训练(51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518)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概述(518)
考点聚焦(518)
考点梳理(518)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518)
二、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520)
三、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521)
四、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522)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523)
考点聚焦(523)
考点梳理(524)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524)
二、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524)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525)
四、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526)
五、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526)
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526)
七、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与教育(529)
第三节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531)
考点聚焦(531)
考点梳理(531)
一、情绪情感概述(531)
二、情绪理论(534)
三、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535)
四、中学生的情绪特点(536)
五、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537)
第四节中学生的意志发展(538)
考点聚焦(538)
考点梳理(538)
一、意志的概念(538)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539)
三、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539)
四、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39)
五、意志品质(539)
六、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540)
七、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540)
第五节中学生的人格和能力发展(541)
考点聚焦(541)
考点梳理(541)
一、人格(541)
二、人格发展理论(547)
三、能力(551)
能力提升训练(553)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556)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556)
考点聚焦(556)
考点梳理(556)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556)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556)
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557)
第二节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562)
考点聚焦(562)
考点梳理(562)
一、心理辅导概述(562)
二、心理辅导的内容(563)
三、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564)
第三节压力与挫折(568)
考点聚焦(568)
考点梳理(568)
一、压力及压力源概述(568)
二、压力的调节方法(569)
三、挫折的含义(570)
四、挫折的应对(570)
能力提升训练(571)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574)
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574)
考点聚焦(574)
考点梳理(574)
一、品德概述(574)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578)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578)
四、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579)
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581)
考点聚焦(581)
考点梳理(581)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581)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583)
第三节德育及其主要内容(587)
考点聚焦(587)
考点梳理(587)
一、德育的含义(587)
二、德育目标(587)
三、德育内容(588)
四、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589)
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591)
考点聚焦(591)
考点梳理(592)
一、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592)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593)
第五节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595)
考点聚焦(595)
考点梳理(596)
一、中学德育的原则(596)
二、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600)
能力提升训练(60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610)
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610)
考点聚焦(610)
考点梳理(610)
一、班级概述(610)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611)
三、班级中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614)
第二节有效的课堂管理(616)
考点聚焦(616)
考点梳理(616)
一、课堂管理概述(616)
二、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618)
三、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620)
第三节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627)
考点聚焦(627)
考点梳理(627)
一、课外活动概述(627)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628)
三、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629)
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629)
第四节班主任(630)
考点聚焦(630)
考点梳理(630)
一、班主任的概念(630)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630)
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631)
四、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631)
五、学校与家庭的协调(634)
六、学校与社会的协调(635)
第五节教师心理(636)
考点聚焦(636)
考点梳理(636)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636)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638)
三、教师成长心理(642)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645)
能力提升训练(647)
附录一综合素质大纲(中学)(650)
附录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大纲(中学)(654)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658)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66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