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本下乡

资本下乡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刘义强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92231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十二章,分别研究涉农公司与村治、资本嵌入与村治、地权变动与村治。通过研究,本书认为:靠前,在城镇化进程中,资本下乡有其必要性。资本下乡必然带来农村治理结构与逻辑的变动,这种变动指向的好坏取决于如何引导和规范资本下乡的方式、路径,以与乡村社会相契合。第二,在乡村治理的场域中,国家与农民是两极,资本下乡带来的是市场力量,这在理论上能够形成三角的稳定关系,但在实践中应该警惕资本被权力化,即权力化资本的问题。第三,土地问题是勾连农民与国家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资本进入所关注的重点资源,在资本下乡过程中,要平衡资本的过度逐利性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问题,就需要新型的乡村治理结构。第四,在资本下乡的情境下,优化新的乡村治理体系不能仅仅关注乡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而是要放在城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
作者简介
刘义强,男,1978年9月生,湖北省谷城县人。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目前担任中国农村研究院海外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学术集刊《中国农村研究》(CSSCI集刊类)执行主编。2013年入选中央组织部首批“万人计划一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是乡村治理、城乡基层民主以及农村发展问题的靠前比较研究。2013-2014年曾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发表研究报告和政策咨询报告多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政治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4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研究、15项省部级一般课题研究。
目录
总论:资本下乡的三个论题域
一、引言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要点
第一编涉农公司与村治
第一章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司下乡
一、价值判断:公司下乡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二、农村稳定:公司下乡对农村整合机制的改造
三、粮食安全:公司下乡对粮食种植管理机制的理顺
四、结语
第二章公司引入下的乡村资源重组
一、组织再造:公司下乡对传统乡村组织的整合
二、市场引入:公司下乡对传统乡村经济资源的整合
三、文化创新:公司下乡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
四、结语
第三章资本权力化下的村企关系
一、涉农企业及人驻的C村
二、涉农企业进入村庄:“一场包办的婚姻”
三、“强扭的瓜不甜”:村企间的冲突和博弈
四、“冰释前嫌”与“渐进融合”
五、从冲突到融合:村企关系的变迁路径
第四章公司下乡后乡村关系“行政化”
一、公司下乡中乡村关系行政化问题
二、公司下乡中乡村关系行政化原因
三、公司下乡中建立均衡多元乡村关系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公司下乡后的村庄治理困境
一、涉农公司下乡影响的村治
二、涉农公司下乡后村庄治理的有益经验
三、涉农公司下乡后村庄治理的政策建议
第二编资本嵌入与村治
第六章资本嵌入差异下的村庄治理
一、资本入场前的村庄管理分析
二、资本入场对村庄管理的冲击
三、差异化管理方式下农民的不同反应
四、结语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第七章村治场域中的资本转换逻辑
一、乡村社会的“场域”和“资本”
二、乡村治理场域中行动者的资本解析
三、乡村治理场域中公司下乡的资本转换
四、结语
第八章流动与互动:涉农公司下乡后的村庄治理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二、关于村庄治理的既有研究成果
三、涉农公司下乡的必要性及对村庄治理的影响
四、以互动为原则实现对流动村庄的治理
第三编地权变动与村治
第九章土地产权变动下的村庄治理
一、缘起
二、村庄及其解放后土地制度变迁史
三、地权变动与村庄治理资源基础的变迁
四、地权变动与“乡一村”关系的嬗变
五、地权变动与村庄权力格局重构
六、地权变动与村庄社会文化的转变
七、结语及延伸思考
第十章产权视角下农民身份的历史变迁
一、宗族化小农:家国一体产权对资本化生产的排斥
二、革命化小农:国有产权结构对国家工业化的保障
三、社会化小农:产权结构调整对市场化生产的推动
四、农民市民化:农村产权明晰对公司下乡的支撑
五、结束语
第十一章农地产权主体多元视角下的乡村治理
一、土地产权变革中的主体多元
二、产权主体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三、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取向
四、结语
第十二章农业产业化中的土地流转模式探析
一、X县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困境
二、土地流转困境的原因与分析
三、土地流转的路径
四、以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土地流转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期刊类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