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批判与启蒙/萤火丛书01

批判与启蒙/萤火丛书01

1.本书集中展现了邓晓芒教授几十年来关于传统批判和思想启蒙的思考。 2.为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而出版。 3. 全书共15篇文章,其中7篇文章提供了现场版讲座音频链接的二维码。
  • 字数: 18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崇文书局
  • 作者: 邓晓芒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035246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邓晓芒教授在本书的前言中写道:“在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前夕,本书以‘批判与启蒙’为主题面世,对于我具有特别的意义。多年来,我致力于实践我所提出的‘新批判主义’,并在一些文章中努力推动中国当代的‘第三次启蒙’,但如此集中地将自己这方面的文章作为一个专题汇集起来还是第一次。”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
目录
前言
上篇
我是批判儒家的儒家
一、一个原则:自否定
二、双层视角:抽象继承法和具体批判法的统一
三、双重标准:中西文化境域中的不同取向
必须把传统文化批判推进到新的层次
一、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二、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其实是“百家争宠”
三、要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学还原
一、什么是“现象学还原”?
二、对中国传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现象学还原
三、中国传统文艺和语言流变中的现象学还原
中国道德的底线
一、解题
二、中国道德的内涵
三、中国道德的等级
四、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五、如何提升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六、结论
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一、儒家的结构性伪善人格
二、康德的道德哲学对儒家的“休克疗法”
三、如何看待人性中的“根本恶”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中篇
中国当代的第三次启蒙
一、对前两次启蒙的反思
二、第三次启蒙的特点
三、第三次启蒙的任务
四、结语:启蒙的未来前景
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
一、启蒙无需监护人
二、启蒙需要“言行的某种不一致”
三、启蒙不是一劳永逸的
启蒙的进化
一、从萧蓬父先生的启蒙思想谈起
二、明清之际中国“启蒙”的缺陷
三、当代中国启蒙需“逆流而上”
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
一、西方的启蒙概念
二、文化的自我反省
三、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
继承五四,超越五四
一、新保守主义对五四精神之疏离
二、新批判主义对五四精神之继承
三、新批判主义对五四之反思
四、总结
下篇
我们这一代学人的分歧
思想中的学术与学术性的思想
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
一、知识分子的身份演化
二、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情结”
三、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革新
评刘小枫的“学理”
一、引子
二、何种政治常识?
三、何谓“人民主权”?
四、刘小枫政治学的“丛林法则”
五、担纲者及其“精神内伤”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