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范氏家乘(1-29)

范氏家乘(1-29)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范国强、范敬中、李勇先 著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120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26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20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范氏家乘》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族谱,该书记载了范仲淹的家族历史,是学界研究范仲淹及其家族的重要资料。
追根溯源,敬宗思祖是中国人的天性。古时,家谱经历了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竹简家谱的发展变化,已经趋于成熟。汉唐以来,官修牒谱与民修牒谱共同发展。此时的家谱囊括了大到社会变革、家族迁徙、人物传略、地理环境,小到详世次、联宗祀、明本支、彰人伦、亲九族、忧乐与共、有无相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敦宗睦族、仁爱滂沛。对家族而言,家谱的基础功能也不仅是先祖生平的记载、家族盛衰的变迁,更是家风的传递、家训的引导。“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国史、方志、家谱成为记录九州华夏、炎黄子孙文明发展的三大载体。
北宋皇祐三年,范仲淹主持修撰了苏州《范氏家乘》,并为其作序:“吾家唐相履冰之后,旧有家谱。咸通十一年庚寅,一支渡江,为处州丽水县丞,讳隋,中原乱离不克归,子孙为中吴人。皇宋太平兴国三年,曾孙坚、垌、墉、埙、埴、昌言六人,从钱氏归朝,仕宦四方,终于他邦。子孙流离,遗失前谱。至仲淹蒙窃国恩,皇祐中来守钱塘,遂过姑苏,与亲族会,追思祖宗,既失前谱未获,复惧后来昭穆不明,乃于族中索所藏诰书家集考之。自丽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子孙支派尽在,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月给之,又理祖第,使复其居,以永依庇。故作续家谱而次序之。”这也是苏州《范氏家乘》重修的缘由,它以苏州五服十六房为基本,共推范仲淹为苏州《范氏家乘》第一世。该书还记载了范仲淹所立家训,通过这些家训的引导、规范,范仲淹后的范氏家族传承八百余年不衰。
此次出版的范仲淹家族族谱为收录了两种版本,分别为清范宏金纂修清道光三十二年苏州吴县刻本和清范端信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苏州吴县文正书院木刻活字本,现均藏于苏州,具有非常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目录
《范氏家乘1》
《范氏家乘2》
《范氏家乘3》
《范氏家乘4》
《范氏家乘5》
《范氏家乘6》
《范氏家乘7》
《范氏家乘8》
《范氏家乘9》
《范氏家乘10》
《范氏家乘11》
《范氏家乘12》
《范氏家乘13》
《范氏家乘14》
《范氏家乘15》
《范氏家乘16》
《范氏家乘17》
《范氏家乘18》
《范氏家乘19》
《范氏家乘20》
《范氏家乘21》
《范氏家乘22》
《范氏家乘23》
《范氏家乘24》
《范氏家乘25》
《范氏家乘26》
《范氏家乘27》
《范氏家乘28》
《范氏家乘2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