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战争与史诗

战争与史诗

荷马史诗研究及早期非荷马式诗歌研究不可或缺的读本
  • 字数: 2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伯吉斯(Jonathan S. Burgess) 著;鲁宋玉 译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6009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战争与史诗——荷马及英雄诗系中的特洛亚战争传统》作者伯吉斯挑战荷马在战争传统及其相关传说中的地位,将荷马史诗放入希腊古风时期更大的、更重叠的叙事诗传统文本之中,探讨了荷马史诗、英雄诗系与特洛亚战争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借助古代文物中的文学艺术形象,旨在说明很好的荷马史诗脱胎于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的英雄诗系,经历了漫长岁月的不断修缮,很终脱颖而出。
本书不仅有助于增进对荷马史诗的深入认识,也对系统性地了解英雄诗系大有帮助。
作者简介
作者伯吉斯(Jonathan S.Burgess),多伦多大学古典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希腊史诗,尤其在英雄诗系与《奥德赛》的接受史研究上颇有建树。此外,伯吉斯还特别着迷于古今游记文学的比较,他详尽地考证了奥德修斯漂泊的路线与地点),写过大量有关于此的文章。伯吉斯的主要著作有:《荷马及英雄诗系中的特洛亚战争传统》、《阿基琉斯之死及其死后世界》等。
目录
中译本说明
史料来源缩写对照表
原书插图名录
致谢
致读者
导论
第一章英雄诗系与特洛亚战争传统
诗系诸诗歌的起源
英雄诗系的编修
特洛亚战争的“诗系”传统
特洛亚战争的“诗系”图画
更晚近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荷马史诗与特洛亚战争传统
荷马史诗中的“诗系”神话
荷马史诗的年代
伊利亚特式图画
库克洛普斯:图画与民间传说
荷马式文段
第三章英雄诗系与荷马史诗
围绕着荷马史诗的删减
诗系诸诗歌的范围
荷马史诗对英雄诗系产生影响?
英雄诗系的非荷马性
结论
附录一:弗提乌斯与普罗克洛斯
附录二:R.Cook的图表
附录三:下至公元前600年的特洛亚战争图像
附录四:弄瞎[独目巨人]并逃离[其洞窟]的图像
附录五:描绘树叶的若干文段选录
附录六:“《伊利亚特》威尼斯A本”图例
参考文献
摘要
中译本说明伯吉斯(Jonathan S. Burgess)这本《荷马及英雄诗系中的特洛亚战争传统》(The Tradition of the Trojan War in Homer and the Epic Cycle, 2001)处理了荷马史诗、英雄诗系以及特洛亚战争传统三者的关系问题。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我们勾勒了整个英雄诗系的四个演变阶段(独立诗歌阶段、诗文体概述阶段、普罗克洛斯概述阶段、散文体概述阶段,并录入伊利亚特手抄本),作者要证明英雄诗系的演变历程最背离“大爆炸理论”(The Big Bang Theory),我们绝对无法找到其创生的临界点。英雄诗系最初属于口头演述传统(oral performance tradition)的一部分,诗人们独立地创作了它们,起初的意图并不是要“首尾相接地”构成诗系(Cycle),只有到了希腊化时期文本书写阶段,才有学者(其中就包括普罗克洛斯)为了保存特洛亚战争故事大事件的次序而创作了诗系。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伯吉斯其实是化用了纳吉(G. Nagy)关于荷马史诗口头演述史的理论。第二章他点明了所有对诗系诗歌的解释都建立在人们处理“荷马问题”的基础上,此外他还通过艺术品资料、民间故事等来证明古希腊早期荷马史诗缺乏影响力,进一步论证出英雄诗系与荷马史诗背后都依托更大的特洛亚战争传统。第三章,伯吉斯论证了诗系里许多所谓“晚近的”题材(比如“英雄永生”、“超自然能力”等)也出现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因此这些材料年代并不晚。他还从诗系诗歌与荷马史诗不同的诗学策略(poetic strategy)和文化功用(cultural function)出发,解释了这些材料并非“源于荷马史诗”。最后他还是挪用了纳吉的论断——“荷马史诗具有泛希腊性而英雄诗系具有地区性”,来论证诗系诗歌如何更能代表特洛亚战争的大传统。    我们可以看到,伯吉斯很多关于英雄诗系的立论都建立在纳吉出色的荷马问题研究成果基础上。他自己也毫不避讳这种立场。实际上伯吉斯为了打破“荷马中心”(Homer centric)论,他融合了新分辨派(neoanalysis)视角、口头诗学(oral poetics)理论、演述研究(performance theory),以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的怀疑主义(怀疑早期艺术与诗歌中荷马史诗影响力匮乏),并试图对每一种方法都提出批判性见解,以期综合并超越它们。伯吉斯虽然避开了语言学的讨论,但其研究方法仍非常迎合现代学术口味。他把视觉艺术分析、民间故事对比和残篇辑语的研究综合到一起,这也非常能引起交叉学科的兴趣。但我认为,纵观全书,伯吉斯论证最有力的地方仍出自新分辨派观点(比如原书第74页论证帕特洛克罗斯与阿基琉斯的相似性),这恰恰说明他尚且无法超越它。不过到现在为止,主流学界已基本接受了伯吉斯提出的“英雄诗系演变(阶段)理论”,这是他的巨大贡献之一。    这本书的论证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原书第68页,他用经济基础来论证“普里阿摩斯赎回赫克托尔尸体”情节中的前荷马性;还有原书第153页,他解释希腊文词组[离开/从海上]与[黄貂鱼]时略微牵强。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过度“历史主义”的错误。总之,伯吉斯非常熟悉古希腊各种材料,但他也只是把它们当成史料运用而已,其背后更多的义理部分被摘除掉了。不过就其阐释方法和整体结论而言,本书同时推进了我们对荷马史诗以及英雄诗系的理解,并试图阐明二者相互纠结的关系,这点难能可贵。    况且在当时,伯吉斯这本书还有开创之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Bernabé版和Davies版的英雄诗系注疏本相继问世,但与之相匹配的研究却迟迟未见。某种程度而言,伯吉斯推动了英雄诗系研究由注疏走向深入探讨。紧接着伯吉斯此书,韦斯特(M. L. West)还为Loeb丛书重新翻译和辑录了英雄诗系诸诗歌:Greek Epic Fragments and Homeric Hymns, Apocrypha, and Lives of Homer(2003年)。此后十几年间,英雄诗系研究蓬勃开展。2015年,学者Macro Fantuzzi 和Christos Tsagalis 汇编了研究英雄诗系的文章,组成了文集The Greek Epic Cycle and Its Ancient Reception: A Companion,收录了伯吉斯关于重构诗系诗篇的方法论及其困境问题的文章。 “经典与解释”系列中的《英雄诗系笺释》(崔嵬,程志敏译,华夏出版社,2011)大致依照West版体例,算是中文学界第一个完整的英雄诗系译本。但其译文尚有诸多可商榷之处,它又赘述了很多关于人名地名的解释,研究价值大为削弱。希望未来有同仁能够翻译出真正可用作研究的英雄诗系底本。伯吉斯原书注释皆附于书后,绵密庞杂,不便阅览,因此中译本全部改为页下注。而原书名《荷马及英雄诗系中的特洛亚战争传统》过于冗长,故中文版另取名为《战争与史诗》,原书名作为副标题加以补充。特此说明。    另需说明的是,原书包含24幅插图,因版权归属问题复杂,中文版无法获取插图版权,故只能出版纯文字版。本书保留了“原书插图名录”,有条件的读者可参考原书插图。鲁宋玉2016年9月10日于中国人民大学北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