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TOEFL 写作中,考生在遣词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第一,用词简单。考生在写作中进行遣词,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选择的词都是偏简单的那种,甚至经常使用一些万能词汇,比如make,help,bring,take 等。第二,词不达意。说的就是用词不确切。比如,中文的“学知识”,不可以译成“learn knowledge”,而应该译成“acquire/obtain/gain knowledge”。针对考生们在遣词方面用词简单或者用词不确切的问题,在本书Chapter 7 的第二节中,将分八个部分重点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中文干扰。很多考生用英文写作时,往往遇到表达障碍,于是经常借助中文思维,直接翻译甚至硬译,从而产生中文思维强烈干扰英文思维的问题。除此之外,中文还喜欢打比方、用比喻,比如:“Nothing but education can make our country stand in the forest of the world people.”(只有教育才能让我们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若想用英语来表达类似意思,应该译成“rank among the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本书Chapter 7 中第二节的(第八部分)“民族为美”,从十九个方面分析了中英文写作中的文化差异,分别是:Season(季节)、Geography(地理)、Plan(t 植物)、Animal(动物)、Environment Created by People(人造环境)、Family Pattern(亲属)、Politics(政治)、Economics(经济)、Social Structure(社会结构)、Philosophy(哲学)、Art(艺术)、Religion(宗教)、Literature(文学)、Sports(运动)、Medical Science(医学)、History(历史)、Science(科学)、Ethics(伦理)、Custom(习俗)。当然,有关中英文写作表达的文化差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重大研究课题,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加以探讨。我在本书中对其不予详细探讨,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段时间以来,扩充词汇被视为考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部分,甚至成为备考TOEFL 的全部。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总结得甚至比英美人都要好,连印度考生都到中国的各大学习网站上寻找词汇机经。但是,我们的词汇学习大多只停留在词汇的形态识别上(部分适用于阅读),却不懂得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并不适用于写作)。这也是考生们在学习TOEFL 中的一个误区,就是着急背单词,甚至随便拿起一本TOEFL 综合词汇书就去背。其实,学习TOEFL 或者背诵TOEFL 词汇,最好要参照真题,根据真题去整理词汇。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考生们背好单词,还不是为了答题?那为什么不直接去记忆真题里总结出来的词汇呢?这样提高的不仅是词汇量,还提高了考试能力,并掌握了学习方法。这也就是我十年来反复倡导的“一定要以真题为素材”,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所有词汇就失去了应用的土壤。我在七年前就做过简单的尝试,创作出《新托福写作核心词汇》等四本分类词汇书。 沉淀了七年之后,我系统地整理了TOEFL 独立写作部分需要掌握的二十九类真题语料库,这也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必备表达。此部分放在了本书的Chapter 9。 就句式结构(Sentence Structure)而言,考生们存在问题的主要有四个: 第一,对句型使用的误解。很多考生认为句子写得越长,就会显得自己的英文水平越高,因此倾向于写太多过长的句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应当根据写作目的来选择相应的句型。因为写太多过长的句子,会产生如下问题:容易出现句法错误,从句套从句不易读懂,文章的韵律和节奏缺乏变化等。所以,我们需要构建简单句、修饰简单句、构建复合句,以及构建复杂句。(这一部分在Chapter 8 中介绍) 第二,句式缺乏变化。句式缺乏变化是考生在写句子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生首先可以使自己的句子长度富于变化,比如长短句结合,连接不连贯的简单句,拆分冗长的复合句。此外,考生应到通过句型多样化,体现出自己控制英文句子的能力,比如:擅用“对比”的公式,混合使用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修饰性问句等。最后,句首多样化和语序多样化,也是解决句式缺乏变化的方法。 第三,死记硬背,通篇的句子水平不一。许多考生意识到句型变化的重要性之后,为了写出漂亮的句子,大量背诵老师范文或者教材中的好句子,但是忽略了自己对于整体句子控制能力的提高。因而整篇文章中即便有背诵过的漂亮句子,但与其他句子一对比反而显得之前的句子越发简单,甚至还有严重的语病和错误,抄来的好句子此时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其实不高。 第四,汉语式句型。汉语是自然语序,即思维和语言自然合拍。句子的语序基本反映了思想的过程,先想到什么说什么,叙事也是按照时间的发生顺序进行。句子习惯在开头从侧面说明外围环境,比如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最后画龙点睛,点出重要信息,下结论,表态度。汉语多用短语或者简单句,句式中心在后。汉语中大量句子采用兼动式或者连动式结构,动词较多。英文则恰好相反,说话人在说话前先把要表达的信息组织一下,一般强调什么先说什么,习惯把主要信息置于开头,即把最重要的事情,原因、例证等补充进来。因此英语复合句较多,句子结构多为重心在前,句子呈现线性,即以主、谓、宾为核心,首先安排主要内容,然后借助连词、短语、从句进行拓展,使得句子成分有效地结合起来。通常一个英文单句或者从句仅有一个或者几个并列动词充当谓语,其他动作的意义则用其他词类,比如非谓语动词、名词化结构、介词、副词等充当其他成分来表示。如果对这两种模式缺乏了解,就会出现用英文写文章,但是写出的却是中文的表达方式。 考生在写作中存在大量的语言表达方式的问题,这是妨碍考生取得高分的 一大拦路虎。众所周知,语言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因此考生在日常的英文学习中应该留心积累以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考生应该对自己目前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以图短期内有针对性地突破薄弱环节。本书的Chapter 6 重点分析新TOEFL 写作中考生会遇到的语言表达的种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然,写作能力不仅包括掌握词汇、句式结构、语法的能力,写作速度也很 重要。TOEFL 写作是有时间限定的,综合写作项目的写作时间为二十分钟,独立写作项目的写作时间为三十分钟,所以写作既要求质量,也要求速度,在这个问题上,考生们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可存在侥幸心理。TOEFL 写作考试的目的之一就是检验写作速度,考查考生在有限时间内的创作能力,以及考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常人的写作误区。此外,有些文章即便 给予无限的时间,也未必可以达到写出美文的目的。有的TOEFL 写作话题,对于对TOEFL 写作没有研究的人来说,写一遍与写几遍的结果是一样的,或者说差别不大。层出不穷的TOEFL 写作高手无一不是写作快手。时间不可能无限,无限的时间也不一定可以达到良好写作的效果。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创作即速度,速度即创作,创作可以促进速度,速度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创作。有些写作题目并不难,需要进行的逻辑思维过程也不是很复杂,此时压根不用在草稿纸上记笔记就可以直接写出文章。有些写作题目,在题目的内容设计或者逻辑设计上都比较复杂,此时就需要略记一二。其实,要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比如态度、观点、结论,放在句首直截了当先说出来,然后再将其他信息,比如理由、事实、就必须做到“心灵手巧”。其中“手巧”就是记录,即在思考时记录写作要点。另外记录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记录要点越重要越好;第二,记录得越少越有意义。有考生经常问我在记录时用何种语言比较有优势,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本族语言、外族语言,甚至抽象符号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