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研究

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研究

  • 字数: 21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李宏亮|
  • 商品条码: 97875218606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引论、内容、 结语三个部分。引论部分就 当前时代背景下服务乡村青 年典型的事迹和特征进行了 提炼和分析。内容部分分为 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书 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 容和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 ,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就 本书所涉及的概念进行了内 涵与外延的界定,并就高校 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机 制的建设理念和理论基础进 行了详细阐述;第三章分析 了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 选用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 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这些 问题该怎样解决;第四章就 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 用协同机制的构建原则、实 践步骤、实践案例等进行阐 述;第五章分析了高校德育 的功能定位与理论脉络,对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德育目 标定位、特点、路径和方法 等进行了研究;第六章主要 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素 质模型的建构,从新时代乡 村振兴人才的特征、素质模 型的建立维度和指标选取、 人才的素质定量分析等角度 进行了研究;第七章阐述了 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 用协同机制的指导思想、机 制框架、条件保障等方面的 内容。结语部分则对研究进 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 进行展望。
作者简介
李宏亮,男,河北顺平人,哲学博士,现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外管理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等。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一部。主持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河北省教改课题一项。
目录
引论 一、服务乡村振兴的青年典型 二、基于以上典型案例的分析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的理论研究 一、相关概念 二、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的建设理念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 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的设计与构建 一、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二、乡村振兴人才对高校德育的需求分析 三、德治传统助力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路径 第四章 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的实践路径 一、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实践分析(以农业类为例) 二、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实施原则 三、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机制实施路径 四、案例分析——成功经验和问题总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德育功能定位及理论脉络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定位与特点分析 二、推动乡村振兴和高校德育协同机制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三、高校德育实践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四、构建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理论脉络的展望与思考 第六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素质模型建构研究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的特征与分类 二、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的素质模型维度分析与指标选取 三、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的素质定量分析 四、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素质模型建构 第七章 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创新培养机制 一、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二、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机制框架构建 三、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用协同条件保障 四、改进和优化高校德育与乡村振兴人才选拔机制的建议 结语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