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结构区域经济学

结构区域经济学

  • 字数: 75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朱建江|
  • 商品条码: 97875218559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2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讨论“区域经济 学”中的区域、区域经济结 构、区域经济实施措施等三 方面内容。一、“区域”的讨 论。现有的“区域经济学”著 作,对“区域”中的区位选择 主体,区域的形成与范围讨 论比较缺乏,本书将予以加 强。二、“区域经济结构”的 讨论。本书重点加强了“区 域经济结构”的讨论,其理 由是,区域经济学是理论经 济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发展 经济学范畴。
作者简介
朱建江,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历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规划办公室主任、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统计局局长、物价局局长、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崇明县副县长,嘉定区副区长。目前,主要从事城市科学、区域发展、乡村发展研究。著有《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初探》《负债经营与债务清偿》,主编《城市学概论》《乡村振兴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养老产业合作与发展》等著作。主持国家高端智库、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研究室、财政部等部门课题30多项。在《社会科学》《上海经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南京社会科学》《统计与决策》等发表论文60多篇,曾获上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目录
第一篇 区域经济基础理论 第一章 空间的内涵与利用 第一节 空间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空间的利用类型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背景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 经济活动主体 第二节 区位理论 第三节 区位选择 第四节 完善经济活动主体区位选择机制 第三章 区域的形成与范围 第一节 区域的形成及概念 第二节 区域的类型 第三节 区域结构理论 第四节 区域范围的确定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 第五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衔接 第五章 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区域协调的对象及内容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第五节 区域要素优化配置 第二篇 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第六章 区际经济结构 第一节 区域平衡充分发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状况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五节 我国区际经济结构优化 第七章 极化发展区域 第一节 极化发展区域的内涵和本质 第二节 极化发展区域的类型 第三节 极化发展区域的范围界定和资源配置 第四节 极化发展区域的功能扩散 第八章 次发展区域 第一节 次发展区域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次发展区域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次发展区域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九章 区际基本公共设施与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区际基本公共设施与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次发展区域基本公共设施与服务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节 次发展区域基本公共设施与服务配置标准 第四节 次发展区域基本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投资建设 第十章 区际对口帮扶与合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