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进程中的生计逻辑:经济社会学的阐释

市场进程中的生计逻辑:经济社会学的阐释

  • 字数: 30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王雄刚|
  • 商品条码: 97875228414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为“市场”,到底何谓市 场?学界的争议较大。通过学术史梳理,市场的观 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流变”,经济学追逐单 一自由的市场,人类学通过“嵌入性”视角拓展出 多元市场,新经济社会学诉诸市场的社会结构。然 而将这些理论分析当代的中国市场时,均存在与事 实的不符。缘由在于,一方面当代中国有着明显的 “市场政体”特性,即体制转型的推动;另一方面 中国的市场实践高于既有理论,即行动者在“摸着 石头过河”。基于此,为了洞悉中国的市场实质, 本研究提出“制度—行动”的分析框架,即自上而 下的制度推动、自下而上的行动策略、两者“聚合 ”发力三种面向。希冀以此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社会学市场研究新的鲜活案例,并增补社会学元 理论对当代市场的阐释。 事实上,面向市场取向的变革,加速了当代中 国由传统转向现代的步伐。市场转型激发了社会活 力,促进了国内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对偏远地区造成了相对挤压 ,导致了特定人群较重的生计负担。究其缘由,既 有社会政策等结构性因素的限制,也有个体适应能 力等主观因素的困扰。基于此,不必将市场进程中 特定人群生计方式的频繁变动看作是一种“随波逐 流”,也不必将某些人群对传统的持守看作是一种 “陋俗”,应当将其视作生计条件约束下适应现实 的一种策略。鉴于此,本研究希冀在市场“流变” 的实践中理解人们的生计逻辑,理解他们行动背后 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第三节 研究框架:市场实践中的“制度—行动” 第二章 关于市场、转型发展与农民生计的理论 第一节 关于市场的理论 第二节 转型发展与生计模式 第三节 生计策略相关研究 第三章 王村:田野工作点概述 第一节 王村的起源及变迁 第二节 王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第三节 镶嵌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民族地区 第四章 副业传统与集市贸易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中的手工副业 第二节 养羊及其社会成本 第三节 新的副业形态——搞建筑 第四节 集市贸易中的王村人 第五章 走向市场 第一节 皮毛生意的兴衰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多胎羊”养殖 第三节 进军餐饮服务业 第六章 市场影响下的生计策略 第一节 “返乡创业”的行动逻辑 第二节 村民事实上的失业 第三节 “内卷化”的婚姻市场 第四节 生计现状及社会影响 第七章 市场行动中的制度因素 第一节 被忽略的社会文化因素 第二节 “项目制”下的养殖业 第三节 路径依赖——“龙山模式”的困境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方式 第二节 市场行动的逻辑 第三节 方法论的检讨与反思 附录一 生计及从业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L镇活畜交易市场的变迁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