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新形态就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

中国新形态就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

  • 字数: 361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樨樨 著 张樨樨 编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商品条码: 978731006577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理论基石—知己知彼—政府宏观管理—多方交互博弈—组织微观管理—行动指南”的逻辑框架,融合质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针对数字平台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新形态就业管理现象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旨在回答如下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提炼新形态就业典型模式,归纳域内外新形态就业的发展经验;二是如何从宏观角度评估中国新形态就业质量与风险;三是如何理清涉及多方主体的新形态就业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四是如何探析新形态就业融入下的组织微观管理问题;五是如何通过研究结论与现有政策的对比分析,设计涵盖政府、组织和劳动者个体等多层面的新形态就业促进与质量提升策略。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文献综述与理论追溯;第二章,新形态就业模式提炼与典型案例研究;第三章,我国新形态就业发展现状、机理与趋势;第四章,域外新形态就业发展现状与经验借鉴;第五章,新形态就业质量评价体系重构;第六章,新形态就业风险评估预警研究;第七章,新形态就业者薪酬满意利益相关者博弈与决策;第八章,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之于新形态就业者离职倾向的影响;第九章,易变性职业生涯态度之于新形态就业者创新行为的影响;第十章,就业政策梳理与量化分析;第十一章,新形态就业促进与质量提升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作者简介
张樨樨(1980—),女,北京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战略与营销系主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形态就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3项(优秀结项1项),国家软科学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自然资源部课题2项,省发改委课题1项,市厅级及其它课题2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Energy》《南开管理评论》《科学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索引及论点摘编13篇。在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
目录
该选题和研究视角新颖。从国内与域外,宏观与微观等视角对新形态就业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深化对典型新形态就业模式的效用评价和应用理解,具有一定的研究特色。从理论上构建了新形态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就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实践上对新形态就业典型案例进行风险识别、预警,并提出了实践行动方案,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