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感光学探测技术

近感光学探测技术

  • 字数: 336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宋承天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82696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京理工大学和相关研究所、兵工企业十余年在近感光学探测方面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结合光引信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介绍了近感光学探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全书主要包括光引信特性及发展、光电探测器与激光器特性分析、典型器件介绍、脉冲激光引信、连续波激光引信、红外成像引信、激光成像引信、成像引信智能目标识别技术等内容,每部分都从探测理论、结构系统设计、建模仿真、信号处理及目标识别等方面进行系统和详细的叙述。本书适用于从事近感光学探测与武器系统等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电磁波与光辐射
1.1.1辐射量
1.1.2光度量
1.2引信的功能及组成
第2章光的产生与光电探测器
2.1光的产生
2.1.1光的辐射
2.1.2激光光源
2.2光电探测器
2.2.1光电探测器的种类
2.2.2光电探测器的原理
2.2.3光电探测器的特性参数
2.3光的大气传输特性
2.3.1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2.3.2激光辐射传输理论
2.3.3米耶散射理论
第3章脉冲激光探测
3.1脉冲激光探测定距体制与理论
3.1.1几何截止定距体制
3.1.2距离选通定距体制
3.1.3脉冲鉴相定距体制
3.1.4伪随机码定距体制
3.2发射系统设计
3.2.1激光器的选择
3.2.2基准脉冲的产生
3.2.3信号驱动放大电路
3.2.4开关电路
3.3接收系统设计
3.3.1激光探测接收系统概述
3.3.2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3.3.3激光接收电路设计
3.4收发光学透镜系统
3.4.1发射光学透镜
3.4.2接收光学透镜
3.5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3.5.1信号处理方案设计
3.5.2距离准则及距离信息获取
3.5.3提高时间测量精度的方法
第4章连续波激光探测
4.1连续波激光探测定距体制与理论
4.1.1连续波调频激光定距原理
4.1.2连续波调幅激光定距原理
4.2连续波激光探测系统方案设计
4.2.1连续波调幅激光探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2.2连续波调频激光探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3发射系统设计
4.3.1线性信号发生器
4.3.2激光驱动电路
4.4接收系统设计
4.4.1APD高压偏置电路
4.4.2APD光电转换电路
4.4.3APD前置放大电路
4.4.4混频滤波与增益控制
4.5烟雾后向散射干扰及抗干扰方法
4.5.1气溶胶后向散射信号计算模型
4.5.2基于EMD分解的FMcw抗干扰算法
4.6FMcw激光探测定距方法
4.6.1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定距算法
4.6.2时域测距算法――求导比值法
第5章简易红外成像探测与控制
5.1简易红外成像探测原理
5.2典型目标红外辐射建模
5.2.1目标红外辐射建模原理
5.2.2飞机蒙皮的红外辐射计算
5.2.3飞机尾喷焰的红外辐射计算
5.24成像视场中的目标红外图像灰度值计算
5.3红外成像探测仿真建模
5.3.1弹目交会的时空数学模型
5.3.2仿真结果及结论分析
5.4成像探测目标的部位识别
5.4.1邵位识别总体设计
5.4.2识别策略和原则
5.4.3部位识别效果的评价指标
5.5成像引信的精确起爆控制
5.5.1引信对体目标的最佳起爆控制模型
5.5.2目标点最佳起爆控制的计算模型
第6章激光成像探测与控制
6.1激光成像探测的基本原理
6.2激光成像探测的图像获取方案
6.2.1激光成像系统的构成
6.2.2图像分辨率的确定
6.2.3激光成像的探测方式
6.3视场分割一交叉方式激光成像探测
6.3.1视场分割一交叉基本原理
6.3.2三光束视场分割一交叉方式
6.3.3收发系统及图像行信号形成电路
6.4电动机扫描激光成像探测
6.4.1扫描成像探测原理
6.4.2发射控制与图像提取
6.4.3电动机转速与像素个数的关系
6.5典型目标激光成像仿真建模
6.5.1目标几何形体建模
6.5.2激光成像探测建模流程
6.5.3激光成像仿真目标图像库
第7章光成像探测智能目标识别技术
7.1成像探测目标图像的特征提取
7.1.1目标图像模式识别概述
7.1.2基于目标图像边界的特征提取
7.1.3目标灰度图像的灰度特征提取
7.2基于线性优化技术的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模型
7.2.1ELsB算法
7.2.2ELsB改进算法
7.2.3成像引信弹目交会方位识别
7.3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7.3.1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结构
7.32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基本训练算法
7.3.3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改进方案
7.3.4成像引信识别
7.4基于模糊聚类的RBF网络
7.4.1模糊聚类理论
7.4.2基于模糊聚类的RBF网络的构建与泛化能力分析
7.4.3成像引信识别
7.5成像探测交会分类识别的神经网络软件包设计
7.5.1神经网络设计原理
7.5.2神经网络软件设计
7.5.3成像引信弹目交会仿真识别系统结构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