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肿瘤学(第3版)

肿瘤学(第3版)

  • 字数: 828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魏于全,赫捷
  • 商品条码: 9787117365703
  • 版次: 3
  • 页数: 44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肿瘤学是当今临床医学中发展非常迅猛的一门学科。向广大医学生介绍肿瘤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十分重要。本书是面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希望能通过课堂学习,系统学习和了解肿瘤学的概况、流行病学、病因学、生物学基本特征、遗传学、社会心理学、预后判断、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治疗等的基本情况,以及肿瘤学基础研究的基本理念,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继续从事肿瘤学专科临床工作或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或从事其他专业的临床及科研所需要的基本肿瘤学知识。
目录
第一篇 肿瘤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第一章 肿瘤流行病学绪论 / 2 第一节 肿瘤流行病学概述 / 2 第二节 常见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 4 第三节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6 第四节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 / 14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15 第二章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及预防 / 17 第一节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 17 第二节 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 / 19 第三节 肿瘤的预防 / 20 第四节 肿瘤预防与控制策略 / 26 第三章 肿瘤的致癌因素 / 28 第一节 化学致癌 / 28 第二节 放射致癌 / 30 第三节 微生物组与肿瘤 / 33 第四节 DNA 损伤修复与肿瘤 / 38 第四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表观遗传学 / 44 第一节 癌基因 / 44 第二节 抑癌基因 / 50 第三节 表观遗传网络 / 56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59 第五章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 / 61 第一节 绪论 / 61 第二节 信号转导通路的基本组成 / 61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及功能 / 64 第四节 信号转导异常与肿瘤 / 75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78 第二篇 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 第一章 肿瘤的异常增殖和生长 / 82 第一节 肿瘤的生长方式 / 82 第二节 肿瘤生长的动力学 / 83 第三节 肿瘤细胞增殖和去生长抑制的调控机制 / 84 第四节 肿瘤干细胞的特征 / 88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89 第二章 细胞死亡与肿瘤 / 90 第一节 肿瘤细胞死亡的方式和特点 / 90 第二节 肿瘤细胞死亡抵抗的机制 / 95 第三节 肿瘤细胞死亡的临床意义 / 97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100 第三章 肿瘤与免疫 / 101 第一节 肿瘤抗原 / 101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 104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 108 第四节 肿瘤相关性炎症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 112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115 第四章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 116 第一节 肿瘤侵袭与转移的主要过程及微环境 / 116 第二节 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119 第三节 针对肿瘤侵袭与转移的治疗策略 / 123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127 第五章 肿瘤的微环境 / 129 第一节 肿瘤微环境的构成与特点 / 129 第二节 肿瘤的脉管形成 / 136 第三节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 141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143 第六章 肿瘤的异常代谢 / 146 第一节 肿瘤能量代谢 / 146 第二节 肿瘤糖代谢 / 150 第三节 肿瘤脂类代谢 / 153 第四节 肿瘤蛋白质 / 氨基酸代谢 / 157 第五节 肿瘤代谢异质性 / 160 第三篇 肿 瘤 诊 断 第一章 肿瘤病理学诊断 / 166 第一节 概述 / 166 第二节 肿瘤的细胞和组织病理学诊断 / 171 第三节 肿瘤的伴随诊断 / 177 第四节 肿瘤病理学诊断的特殊技术 / 178 第五节 肿瘤分子分型 / 183 第六节 结语与展望 / 186 第二章 肿瘤分子诊断 / 188 第一节 肿瘤标志物概论 / 188 第二节 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 193 第三节 检测方法 / 201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206 第三章 影像诊断 / 208 第一节 影像学概论 / 208 第二节 各论 / 211 第三节 分子与功能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232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234 第四篇 肿 瘤 治 疗 第一章 肿瘤的外科治疗 / 236 第一节 肿瘤外科的历史 / 236 第二节 肿瘤外科的概念及生物学基础 / 237 第三节 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 239 第四节 肿瘤外科的手术分类及应用 / 242 第五节 肿瘤外科的展望 / 245 第二章 放射治疗 / 247 第一节 放射物理学 / 247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 / 254 第三节 临床放射治疗学 / 265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270 第三章 化学治疗 / 272 第一节 化疗的历史、作用及基本原理 / 272 第二节 化疗药物的分类 / 274 第三节 化疗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 / 278 第四节 化疗的毒副反应及处理 / 282 第四章 生物治疗 / 287 第一节 生物治疗的概述和基础 / 287 第二节 细胞因子治疗 / 288 第三节 免疫细胞治疗 / 289 第四节 抗体治疗 / 294 第五节 肿瘤疫苗 / 300 第六节 基因治疗 / 304 第七节 抗血管生成治疗 / 308 第八节 基于新抗原的个体化治疗 / 310 第九节 结语与展望 / 313 第五章 靶向治疗 / 315 第一节 肿瘤的驱动基因 / 315 第二节 靶向治疗药物的基本原理 / 318 第三节 靶向治疗的耐药与应对 / 320 第四节 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 322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327 第六章 肿瘤内分泌治疗 / 329 第一节 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 / 329 第二节 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分类 / 330 第三节 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 / 331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335 第七章 肿瘤的介入治疗 / 337 第一节 概论 / 337 第二节 肿瘤的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 338 第三节 肿瘤的非经血管性介入诊疗技术 / 341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介入治疗 / 346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356 第八章 缓和治疗和安宁疗护 / 358 第一节 肿瘤缓和治疗原则与方法 / 358 第二节 症状与生活质量评估 / 360 第三节 肿瘤相关症状处理与支持治疗 / 361 第四节 癌性疼痛诊治 / 371 第五节 肿瘤营养疗法 / 376 第六节 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与干预 / 378 第七节 安宁疗护 / 380 第九章 中医药治疗 / 383 第一节 概述 / 383 第二节 肿瘤常用中医治法与治则 / 384 第三节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386 第十章 肿瘤急症 / 394 第一节 结构破坏或阻塞压迫性急症 / 394 第二节 代谢性急症 / 404 第三节 肿瘤治疗相关急症 / 407 第十一章 多学科综合治疗 / 411 第一节 多学科综合治疗概论 / 411 第二节 各种治疗方法的发展与评价 / 416 第三节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条件与模式 / 420 第四节 多学科综合治疗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 421 推荐阅读 / 424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4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