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遗学原理

非遗学原理

  • 字数: 82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冯骥才|
  • 商品条码: 97870201893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非遗学原理》是一部 奠定非遗学理论基石的作品 。非遗学是一个新学科,一 个独立的学科。冯骥才是中 国非遗保护事业的开创者, 更是倡导者和实践者。《非 遗学原理》是他几十年非遗 保护实践与思考的凝练。本 书内容由多篇非遗学重磅理 论文章构成,系统地梳理了 非遗学科的缘起、立场,学 科的使命与特征、工作方式 等基础理论,阐述非遗学的 独立性、学术本质,从元理 论角度勾勒出非遗学独特而 重要的学科样貌。本书为非 遗学这一新学科的开山之作 ,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 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也 为世界的非遗事业提供宝贵 的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重要作家、著名画家兼文化学者。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出生于天津。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惠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影响深远。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以及开明画院院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散文集《珍珠鸟》,小说集《雕花烟斗》《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其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30余种。
目录
自序 为非遗学立言与立论 上编:立论 非遗学原理 传承人口述史的新方法 ——关于非遗的视觉调查与记录 非遗的地域代表性 非遗博物馆的特性 非遗美学问题断想 一门从田野到田野的学问 ——论非遗学本质 下编:立言 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 把建设非遗学大厦的第一层砖放正放稳放实 向我国首届非遗学研究生说 共同建设非遗学 在田野开花,在田野结果 一道崭新的学术风景 非遗学充满学术空白 附录:非遗研究项目举要 为未来记录历史 ——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总结 一个古画乡田野调查的全记录 为大地之花建档 一定要为唐卡建立文化档案 唐卡立档的缘起与意义 活着的遗产 ——关于民间文化传承人的调查与认定为传承人口述史立论 让灿烂的口头文学永远相传下去 总目之意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