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立法法理学——立法中的实践理性/立法学经典译丛

立法法理学——立法中的实践理性/立法学经典译丛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比]吕克·J.温特根斯
  • 商品条码: 97871002357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0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法律理论的前提是法官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往往忽视了立法者的作用。本书则从立法者的视角出发,认为立法是一种理性创造,试图建立起“立法法理学”,探究实践理性在立法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作者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霍布斯、哈贝马斯等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的法哲学思考,在学理上阐明了“法律从何而来”“立法者应该如何立法”等重要问题,可谓近几十年来以立法为核心的法理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简介
吕克·J.温特根斯(Luc J. Wintgens),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曾长期担任法学院院长,研究领域为立法法理学、法哲学、自然法和实证主义等,是立法法理学的主要奠基人。 姜廷惠,法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会员,著有《立法语言模糊性研究》,译有《立法法律与程序》。 陈一宏,中国政法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和立法学,曾发表法学论文及译文多篇,参与编写《大学生法治教育读本》。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法律主义的形而上学 一、引言 二、唯名论形而上学 三、唯名论的哲学版本与神学版本 四、唯名论的神学版本 五、全能、世界的偶然性,以及人类认知 六、全能、意志的漠不关心,以及人类行为 七、法律主义的形而上学 八、立约理论 九、总结 第二章 语境中的个体 一、笛卡尔的研究 二、笛卡尔的主体 三、对“我思”的批判 四、自我-观念和作为实践的主体间性:象征 五、难以捉摸的自我 六、自我与他人 七、互动、意义和冲突 八、冲突也是互动:法律是一种替代方案 第三章 语境中的理性 一、亚里士多德与笛卡尔 二、理性谬误和认识论哲学 三、对笛卡尔理性的批判 四、语境中的理性:观众 五、谁在害怕实践理性? 六、理性、合理性与有限理性 第四章 语境中的自由 一、自由和唯名论 二、笛卡尔的观点:自由、知识、道德与政治 三、霍布斯:政治唯名论 四、自由:概念和观念 五、语境化的自由 六、自由和法律框架 第五章 强法律主义或者立法缺席理论 一、引言 二、强法律主义是一种策略 三、强法律主义是一种思维模式 四、被掩盖的工具主义 五、主权、国家和国家主义 六、强法律主义、法律和法律科学 七、19世纪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科学 八、罗马法和德国私法的融合 九、法律科学强化了强法律主义 第六章 正当性与正当化——从强法律主义到立法法理学 一、通过代表获得正当性 二、正当性和正当化链条 三、强法律主义与正当化的委托理论 四、政治领域的运作:立法 五、权利 六、主权:正当化链条中的黑箱 七、法律主义与立法 八、从强法律主义到立法法理学:权衡正当化理论 九、对权衡正当化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第七章 从委托到权衡:立法法理学的原则 一、术语的澄清 二、立法中的实践理性:作为立法法理学第一原则的融贯性原则 三、作为立法法理学第二原则的替代性原则 四、立法中的时间:时效性原则 五、规范强度必要性原则 六、语境中的立法法理学原则 第八章 立法法理学与权力所负的义务:理性立法的立法法理学审查 一、引言 二、权力所负的义务 三、立法者的理性和立法的具体情形 四、立法法理学和立法者的义务 五、对立法者义务的审查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