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律研究(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律研究(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

  • 字数: 58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王伟光|
  • 商品条码: 97875228300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2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2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习贯彻落实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 话和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建 院40周年贺信精神,加快构 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中国社 会科学院的政治任务。围绕 这一重要任务,中国社科学 院党组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 措,集中精力、持续发力, 努力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迈 上新台阶。本书系中国社会 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同志的 文集,收集了数十篇文章, 集中反映了王伟光同志关于 马克思注意坚强阵地建设的 思考和认识。
作者简介
王伟光,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等方面。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代表作有《社会矛盾论》《利益论》《王伟光论文辑》《王伟光讲习录》《王伟光自选集》《哲林漫步》《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经验》《党的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校工作规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办院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文稿》《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谈谈民主、国家、阶级和专政》《纵论意识形态问题》等。主编著作主要有《新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概论》《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共产党员必备哲学修养》等。在国家级报纸、期刊上发表论文550余篇。
目录
一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责任重大 要形成一个符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实际的、战略性的、长远的发展思路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新局面 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是一项长远工程、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 二 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宜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 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是我院第一位的政治任务 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重要实践抓手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为载体,加强马克思主义阵地和意识形态重镇建设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当作我院一号工程来抓 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 服务的思想库作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理论工程 努力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阵地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把党校办成强化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 积极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做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排头兵” 四 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 解决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大兴学习之风 学习理论、坚定信念、把握方向、提高水平 真信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 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 学习理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必生长效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扎实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五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围绕中国发展道路开展研究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作为主线索开展党史研究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突出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鲜明特征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创新史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谈谈学风问题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聚焦中国问题,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境界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 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研的能力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理论成果的全面阐释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教授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的重要意义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始终不渝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一) 把学好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不断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贡献和时代价值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沿着马克思指引的方向,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对《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 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在学习理论上要舍得花大精力 七 意识形态工作抓不好,就会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集中全员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 服务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局 提高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自觉性 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认真抓好“三大体系”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