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体形态与功能总论(基础医学“101计划”核心教材)

人体形态与功能总论(基础医学“101计划”核心教材)

  • 字数: 6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作者: 王韵,闫剑群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593171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体形态与功能为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五大课程群中体量最大的丛书课程群,全书合计共包含9门课程册,分别为人体形态与功能总论,、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该书课程整合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内容,。总论部分分为正常状态下的人体形态与功能、异常状态下的人体形态与功能及肿瘤,介绍各器官系统的共性问题,各分册。其他8门课程则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并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基础医学各学科基础知识,实现形态与功能、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知识的综合和融合,以期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了解一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疾病状态下各器官系统功能异常的表现及其机制,为临床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王韵,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大地区生理学会联合会第一副主席。主持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和重大国际合作等项目。获张香桐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五洲女子科技奖。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先锋”先进个人和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担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北京市优秀本科生课程及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负责人。 闫剑群,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教授,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和培养工作。先后担任“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下)负责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国际合作或部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或教学研究项目数十项,主编、副主编中文或英文教材 13 部,参编 8 部,主审 3 部;主撰专著 1 部,参撰 3 部;在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研究或教学研究论文二百余篇;先后获国家级、部省级教学成果奖或科技成果奖 8 项。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001 一、概述 002 二、医学模式演变过程 002 三、现代医学教育体系 005 四、医学模式演变过程及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形成过程中基础医学学科形成与发展 005 五、现代医学面临的挑战及“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人体形态与功能整合课程体系的建立 018 六、人体形态与功能研究方法 020 七、人体形态与功能学习方法 021 八、未来发展与挑战 022 第二章 正常状态下人体形态与功能的调节 024 第一节  人体的形态结构概述 024 一、人体的分部 025 二、人体的器官和系统 025 三、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035 第二节  人体的功能概述 038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039 二、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 040 三、人体的功能调节 041 四、人体内的自动控制系统 048 第三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050 一、能量代谢 050 二、体温及其调节 052 第四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055 一、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056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058 第五节  基本组织 062 一、上皮组织 063 二、结缔组织 068 三、软骨和骨 077 四、肌组织 087 五、神经组织 095 第六节  人体胚胎发育 105 一、生殖细胞与受精 106 二、卵裂、胚泡形成与植入 109 三、三胚层形成与分化 113 四、圆柱状胚体形成 118 五、胎膜和胎盘 119 第三章 异常状态下人体形态与功能的调节 125 第一节  疾病概述 125 一、健康与疾病 126 二、疾病的病因 128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30 四、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31 五、疾病的进程及转归 132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35 一、适应 136 二、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140 三、可逆性损伤 / 变性 141 四、不可逆性损伤 / 细胞死亡 146 五、损伤的修复 150 第三节  炎症 155 一、炎症概述 155 二、急性炎症 158 三、慢性炎症 164 第四节  发热 165 一、发热的原因与机制 166 二、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167 三、发热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68 四、发热的处理原则 169 第五节  药物与药理 170 一、药物体内过程和药动学 171 二、药效学 197 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207 第四章 肿瘤 212 第一节  肿瘤概述 212 一、癌症的发生与发展 213 二、癌症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213 三、癌症的治疗与靶点 214 四、机遇与展望 216 第二节  肿瘤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 217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218 二、肿瘤的异型性 220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222 四、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227 五、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229 六、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230 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231 八、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 232 九、常见肿瘤举例 233 第三节  肿瘤的分子遗传基础 244 一、肿瘤与遗传 245 二、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54 第四节  肿瘤免疫 268 一、肿瘤抗原 268 二、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 271 三、肿瘤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 273 第五节  肿瘤治疗 276 一、手术治疗 277 二、药物治疗 280 三、放射治疗 291 四、免疫治疗 301 主要参考文献 312 中英文专业词汇索引 3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