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 字数: 360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孙伟科|总主编:王文章
  • 商品条码: 97875699522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第一编是宏观研究,包括观念、方 法论、最新观点的评析等,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 底和开阔的视野,能够把握历史主线展开丰富的描 述,第二编是《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更 具体,与作品的描写紧密结合,侧重于美学方法的 使用,包括方法论的反思。第三编是红学学术人物 的评价,涉及到重大红学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问 题,在人物评价上能从历史出发,还原真相,超脱 恩怨,公平评价。第四编是红学时议,涉及到当前 红学热点问题、红学的发展、红学的普及、红学的 传播等。
作者简介
孙伟科,1965年生,河南人巩义人,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等,获文学学士、硕士、艺术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红楼梦研究、美学艺术学、中国现代文学等。在多种报纸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四十余篇百余万字,多次荣获各种科研奖励。著作有《艺术与审美——艺术美学论集》《艺术美学导论》《(红楼梦)美学阐释》《审美:艺术的向度》《红楼梦与诗性智慧》,合著有《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话说红楼梦梦中人》等。
目录
序一 自序 第一编 观念与艺术 20世纪红学研究的启示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 审美现代性与《红楼梦》的意蕴阐释 主题预设·叙事张力·意图转移 历史缘起与功过得失——五六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方法在《红楼梦》研究中的应用 红学研究中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关系 “缘起”何需再“揭秘”——1954年红学运动再评述 《红楼梦》的悲剧性演成——《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分析 宝黛爱情悲剧的一次预演——《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分析 红学与红楼美学——评刘再复“红楼四书”中的美学思想 《红楼梦》中石头神话的问题 艺术的假定性类型与《红楼梦》的超现实描写 脂砚斋批语的语体特征 第二编 红楼人物 红学中人物评价的方法论评析 宝玉,意欲何为?——贾宝玉文学形象的审美读解 关于袭人形象的评价问题 贾政其人——贾政文学形象的美学读解 第三编 红楼学术人物 胡适的文学观与他的红学观 俞平伯的忧郁 一生傲然苦不谐——纪念周汝昌先生 没有论争就没有进步——作为文艺批评家的李希凡 文艺批评的世纪风云——文艺批评家李希凡访谈 第四编 红楼传播 痴心红楼入梦来——当代作家“论红”一瞥 红学应该成为文化创造力之学 流言家的红学 《红楼梦》的2005年 红楼热,热什么? 红学何以“显”——为《中原红学》而作 脱颖而出看马君——为马经义君《红楼十二钗评论史略》而作 不是概念之争而是价值定位——朱兵论《红楼梦》的经典性 创新是灵魂——品评京剧《曹雪芹》得失 《红楼梦》的美学视角——在南京图书馆的演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