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特别没收制度研究:以刑民交叉为视角

特别没收制度研究:以刑民交叉为视角

  • 字数: 2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欧明艳著 著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9357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是: 特别没收及其刑民交叉属性, 特别没收的实务困境, 特别没收的法理分析, 特别没收的完善进路, 特别没收规则的展开。通过对特别没收刑民交叉视角下的研究, 发现特别没收具有刑民交叉的内生性, 把握其恢复财产法秩序、抗制犯罪的规范目的和对物处分属性, 在规则设置中需要以既有的民法等一次法规范为依托, 坚守刑法的保障法地位, 以法秩序统一为要求, 促使特别没收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彰显。
目录
目录导论一、研究对象的确定二、研究现状三、选题意义四、研究方法五、研究进路六、本书的创新第一章特别没收的刑民交叉属性一、特别没收概述(一)特别没收的概念(二)相关术语的厘清(三)特别没收的沿革二、特别没收与刑民交叉(一)刑民交叉的概念(二)特别没收刑民交叉的生成(三)特别没收刑民交叉的表现第二章特别没收的实务困境一、特别没收的对象范围及方式混乱(一)没收的方式、范围与财物形态价值不匹配(二)犯罪所得没收范围溢出“财物”的范畴(三)共同犯罪没收与连带责任的关系待厘清二、特别没收与财物返还权的关系未厘清(一)犯罪工具没收一律优先于被害人财物返还(二)源于被害人的犯罪所得是否返还的基准不明(三)刑事发还与另行民事判决返还相割裂三、特别没收与第三人物权的关系未厘清(一)没收的对象范围受原始物权的不当影响(二)对没收对象物上新生物权的处置失衡(三)可能导致与善意继受人财产权的冲突四、特别没收与第三人债权的关系未厘清(一)特别没收执行中的争议及处理概况(二)特别没收执行竞合的处理凸显乱象第三章特别没收的法理分析一、特别没收的规范目的(一)以恢复财产法秩序为直接目的(二)以抗制犯罪为根本目的二、特别没收的法源本质(一)特别没收包含法源本质不同的两种没收类型(二)犯罪所得没收的本质系准不当得利衡平措施(三)犯罪物没收的本质系对财产权滥用的公法干预三、特别没收的法律性质(一)主要争议及述评(二)认定思路的厘清(三)特别没收是独立的对物刑事实体处分措施第四章特别没收的完善进路一、特别没收核心理念的厘正(一)从对人制裁转向对物处分(二)从刑民割裂走向刑民衔接(三)坚守国不与民争利的理念二、特别没收指导原则的确立(一)合法财产不受损害原则(二)任何人不因犯罪获利原则(三)犯罪物没收符合比例原则(四)兼顾诉讼经济原则三、特别没收对象的刑民解读(一)特别没收对象的刑事属性(二)特别没收对象的民事属性四、特别没收规范逻辑的理顺(一)是否没收由对象物的刑事属性决定(二)如何没收受制于对象物之刑民双重属性第五章特别没收规则的展开一、特别没收的对象范围(一)犯罪所得(二)犯罪物二、特别没收的没收方式(一)特定物没收与价值没收(二)对应没收方式之措施完善(三)共同犯罪中的特殊没收三、特别没收与财物返还权竞合的处理(一)特别没收与返还请求权的关系(二)财物返还对象之被害人的认定(三)被害人因素对特别没收的影响四、特别没收与第三人物权牵连的处理(一)犯罪物没收不以属于犯罪行为人为限(二)没收让位于发还或补偿无辜第三人(三)没收的范围和方式受制于新生物权五、特别没收与第三人债权牵连的处理(一)特别没收与民事执行规则的相关性(二)特别没收判后执行刑民竞合的类型(三)特别没收判后执行刑民竞合的处理结语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