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角色商品化权制度研究

角色商品化权制度研究

  • 字数: 20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黄文婷著 著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9467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为: 自角色商品化权引入我国以来,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保护的路径争论不休, 采用何种保护模式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 有必要重新梳理角色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基本理论、正当性和保护规则, 为我国角色商品化权的路径优化提供思路。
目录
目录第一章角色商品化权的制度概述第一节角色商品化权的概念界定第二节角色商品化权的起源与演变一、缘起:隐私权二、发展:形象权三、衍生:角色权四、我国角色商品化权的引入和发展第三节角色商品化权的基本类型一、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二、人格商品化权三、形象商品化权第四节角色商品化权的理论依据一、劳动成果理论二、不当得利理论三、激励理论四、禁止仿冒理论五、经济分配理论六、消费者保护理论第二章角色商誉与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一节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一、国际条约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二、英美法系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三、大陆法系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第二节仿冒与角色商誉保护一、早期的仿冒之诉与角色商品化二、现代的仿冒之诉与角色商品化第三节盗用他人商业价值与角色商誉保护一、盗用他人商业价值的起源和发展二、盗用他人商业价值的司法实践三、盗用他人商业价值与角色形象保护第四节虚假广告与角色商誉保护一、虚假广告的概念和认定二、虚假广告与角色模仿三、比较性广告第五节商业诋毁与角色商誉保护一、商业诋毁的认定和发展概况二、商业诋毁与虚假广告比较三、商业诋毁与名人声誉第六节淡化与角色商誉保护一、淡化理论的概述与发展二、淡化的构成要件第三章真实人物角色与形象权第一节形象权的属性界定一、人格权说二、无形财产权说三、知识产权说四、边缘性权利说第二节形象权的客体一、姓名二、肖像三、照片四、声音五、其他身份特征第三节形象权的主体一、自然人二、角色的扮演者三、角色的继受主体第四节形象权的侵权判定与救济一、侵权构成要件二、救济途径第五节形象权的限制与例外一、新闻报道使用二、商业性表达三、作品使用四、首次销售原则第六节形象权的保护期限一、形象权的可继承性二、死后形象权的保护第四章虚拟角色与知识产权专门法保护第一节虚拟角色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虚拟角色与版权法保护一、虚拟角色的可版权性问题二、可视性角色的版权保护标准三、非可视性角色的版权保护标准四、不受版权保护的角色类型五、虚拟角色与同人作品第三节虚拟角色与商标法保护一、英美法系商标法对虚拟角色的保护二、大陆法系商标法对虚拟角色的保护三、虚拟角色和商标混淆第五章角色商品化权保护路径优化第一节明确角色商品化权保护的正当性一、禁止仿冒规则和禁止盗用规则是现实所需二、有利于缓解角色商品化权纠纷解决的困境第二节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一、明确仿冒条款对名人形象和知名虚拟角色的保护二、确立禁止盗用规则第三节考虑形象权法对真实人物形象特征的补充保护一、弥补人格权法保护的空白地带二、考虑设置死后形象价值的保护期限第四节限制知识产权专门法对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一、谨慎适用著作权法保护虚拟角色及其特征二、防止不当解读商标法中的在先权利结语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