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犯关系研究

共犯关系研究

  • 字数: 18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毛海利著 著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9292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05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此为基础, 围绕共犯关系关涉的主要问题, 对共同正犯的基本问题、共犯的法律性质、共犯正犯化、共犯关系的脱离、间接正犯与共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诸多创新性见解。
目录
目录第一章共犯人关系的解释论重构一、问题的提出二、围绕共犯人关系之既有观点检讨(一)交叉关系说(二)递进关系说(三)重合关系说三、既有观点背后的共犯论基本立场考察(一)区分制共犯人关系考察(二)单一制共犯人关系考察四、共犯论基本立场的合理性评估(一)基于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的合理性评估(二)基于共同犯罪量刑问题的合理性评估五、单一制正犯体系的解释论疑问六、区分制共犯体系下共犯人规定的解释论重构(一)我国《刑法》第26条是关于共同正犯的规定(二)我国《刑法》第27条、第28条均是对帮助犯的规定(三)我国《刑法》第29条第1款、第2款的含义第二章共同正犯的基本问题一、共同正犯的法律依据(一)我国《刑法》第25条并非关于共同正犯的规定(二)我国《刑法》第26条是关于共同正犯规定的再检讨二、共同正犯的基本类型(一)日本的学说及判例状况(二)德国的学说及判例状况(三)基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立场选择三、共同正犯共同的本质(一)犯罪共同说(二)行为共同说(三)共同正犯共同本质旨趣的讨论及学说选择四、共同正犯的处罚原则(一)共同正犯处罚原则的理论表述(二)“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基本含义(三)“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理论根据第三章共犯的法律性质一、实行从属性(一)共犯从属性说之考察(二)共犯独立性说之省思(三)教唆犯二重性说之检讨(四)修正的共犯二重性说之提倡二、要素从属性(一)夸张从属性说的意义(二)极端从属性说的衰退(三)最小从属性说的兴起(四)限制从属性说的坚持第四章共犯正犯化一、共犯正犯化的概念界定二、共犯正犯化的理论基础(一)质疑观点商榷(二)肯定观点检讨三、共犯正犯化的基本类型(一)既有观点评析(二)笔者的观点四、共犯正犯化的适用规则第五章共犯关系脱离一、共犯关系脱离的法律品格(一)中止未遂救济说(二)共犯未完成形态说(三)共犯归责范围说二、共犯关系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一)既有观点评析(二)笔者的观点三、共犯关系脱离的判断基准(一)共同意思欠缺说等观点及检讨(二)因果关系切断说及遭受的批判(三)规范的因果关系切断说及评析(四)相当因果关系解消说之提倡四、共犯关系脱离的类型化判断(一)教唆犯脱离的判断(二)帮助犯脱离的判断(三)共谋共同正犯脱离的判断第六章间接正犯与共犯一、间接正犯的生成考察(一)间接正犯的生成土壤:限制的正犯概念(二)间接正犯的生成条件:责任共犯论与极端从属性说(三)间接正犯的生成形象:弥补处罚漏洞的“替补者”二、间接正犯的发展变迁(一)体系嬗变:间接正犯处罚漏洞的消失(二)逆向而行:间接正犯走向不断扩张三、间接正犯正犯性的回归及论证(一)间接正犯正犯性的回归(二)间接正犯正犯性的论证四、间接正犯的类型化展开(一)被利用者欠缺构成要件要素(二)被利用者具有违法阻却事由(三)被利用者欠缺责任五、对间接正犯消解说的反驳(一)对基于单一制正犯体系立场消解间接正犯的反驳(二)对基于行为共同说消解间接正犯的反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