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娟,王锡森,张智平 著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276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价值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问题,人同时也以价值的方式存在,换言之,价值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是以本能的方式适应环境以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人则在实践活动中按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去改变世界,并在改变世界的同时实现人的发展。造成人与动物这种区别的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在意识的能动性作用下,人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指向:既为了当下的需要,研究、认识和改造各种既有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同时又指向“未来”,力求探索世界上和社会上“应有”的东西,以满足人的进一步的需要。本书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之间的关系;分别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概念在中西文化发展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主要观点、探讨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价值、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含义及特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重关系之辩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二、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
三、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
四、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第三章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富强
一、中国历史文化对“富强”的追求和向往
二、西方国家富强观及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富强观
四、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观
第四章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二:民主
一、人类追求“民主”的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内涵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
第五章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三:文明
一、中国历史文化对“文明”的追求和向往
二、西方“文明”思想的发展脉络
三、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
第六章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四:和谐
一、中国历史文化对“和谐”的追求和向往
二、西方“和谐”思想的发展脉络
三、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的理解和阐述
四、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第七章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自由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自由思想
二、自由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
第八章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二:平等
一、西方平等思想的演变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
第九章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三:公正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公正思想
二、西方社会的公正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公正思想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
第十章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之四:法治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对法治思想的阐释
二、西方法治观念的历史沿革
三、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
第十一章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爱国
一、中国历史文化对“爱国”的认同和理解
二、西方的“爱国”观
三、马克思主义的爱国观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爱国观
第十二章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二:敬业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敬业”概念的起源和演变
二、西方对“敬业”的理解和追求
三、马克思主义的敬业理论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敬业价值观
第十三章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三:诚信
一、诚信思想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
二、诚信思想在西方的起源和演变
三、马克思主义的诚信理论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诚信观
第十四章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之四:友善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友善观
二、西方对友善的阐释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理论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