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层医院实用影像检查技术

基层医院实用影像检查技术

  • 字数: 60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陈晶,王红光 著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1173059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和“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编写原则,以临床常规的影像检查技术为重点,内容涵盖放射科检查技术的各个环节,专门介绍了X线、CT、MRI、DSA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PACS及图像质量控制的一般知识,放射防护、交叉感染及放射科护理安全知识。本书配以大量图谱,内容通俗易懂,使用方便,特色鲜明,实用性强,同时也注重影像检查技术服务的人文关怀、本学科的新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者简介
陈晶,海口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技师,海南省“省优”专家;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全国委员兼影像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学会CT工程技术专业常委;中国医学装备学会CT应用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高级职称评定组审题专家;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上岗证考试审题专家;海南省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等。 从事影像技术工作,对全身血管CTA/CTV、各种异常心率下冠脉CTA等影像学特殊检查理论和技术有较深的造诣,“直接法下肢CT静脉血管成像”及“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等技术已形成国内特色,并多次在全国专业会议上大会交流。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2篇,发明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持省、市级课题10项,以副主编主持“十三五”本科及研究生规划教材及专业系列丛书4部,参编专业书籍6部。获得省、市科研奖项及中南大学新技术、新项目奖励15项。海南省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连续5年荣获海南省医学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她所带领的科室荣获2017年海口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19年5月海南省级Ⅰ级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7月海南省放射医学影像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工程研究中心成立,被聘为该中心主任。
目录
第一章 X线检查技术规范
第一节 X线的产生原理及X线摄影条件基本要素
一、X线的产生
二、X线的特性
三、X线摄影条件基本因素
四、X线自动曝光控制
第二节 X线摄影基础知识
一、解剖学基准轴线和面(解剖学姿势)
二、X线摄影基准线
三、x线摄影方向、体位及命名原则
四、体表标志(体表解剖标志)
五、X线摄影技术操作原则和步骤
第三节 X线影像质量控制的基本因素
一、影像的光学密度与灰度
二、影像对比度与锐利度
三、空间分辨力与密度分辨力
四、噪声和伪影
五、符合医学影像学的诊断要求
第四节 普通X线检查技术及应用
一、X线透视检查技术
二、普通X线摄影技术
三、乳腺X线检查技术
四、口腔X线检查技术
第五节 X线特殊检查及应用
一、X线图像拼接摄影技术
二、X线图像融合摄影技术
第六节 造影检查
一、造影剂
二、普通造影检查技术及应用
第二章 CT检查技术规范
第一节 CT成像原理、方式及其特点
一、非螺旋CT与单排螺旋CT
二、多排螺旋CT
三、双能量CT
第二节 CT检查的常用参数
一、扫描类型
二、扫描参数
三、视野
四、矩阵
五、准直器
六、层厚
七、层间隔
八、重建间隔
九、螺罡巨
十、旋转速度
十一、心电门控
十二、机架倾斜角度
十三、算法
第三节 CT图像特点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一、CT图像特点
二、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
第四节 CT造影剂的应用
一、增强机制
二、分类
三、应用
第五节 CT检查方法
一、CT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检查前准备
三、低辐射剂量扫描
四、直接延时增强扫描和实时增强监视
五、CT灌注成像
六、定量CT
七、特殊扫描技术
第六节 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及应用
一、头部
二、颈部
三、胸部
四、腹吾尽
五、盆腔
六、脊柱
七、四肢及关节
八、冠状动脉
九、主动脉
十、婴幼儿先心病
第七节 CT图像后处理技术规范
一、图像后处理技术
二、能谱CT后处理技术
第三章 MRl检查技术规范
第一节 MRI原理
一、磁共振成像基础
二、MRI硬件构造
三、MRI物理学基础
四、MRI图像重建原理
第二节 常用脉冲序列和影响图像质量的成像参数
一、常用脉冲序列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二、影响图像质量的常用成像参数
第三节 流动现象、伪影及其补偿技术
一、流动现象及其补偿技术
二、常见伪影及其补偿技术
第四节 MRI造影剂的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一、磁共振造影剂增强原理
二、磁共振造影剂分类
三、磁共振造影剂临床应用
四、造影剂不良反应
第五节 MRI检查的安全要求
一、磁共振检查适应证
二、磁共振检查禁忌证
三、磁共振检查安全要求
第六节 人体各解剖部位MRI检查技术规范
一、头部
二、颈部
三、胸部
四、腹部
五、盆腔
六、脊柱
七、四肢及关节
第七节 MRI检查技术的特殊临床应用
一、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二、心脏MR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三、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四、MRS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五、功能MRI
六、磁敏感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第四章 DSA检查技术规范
第一节 DSA检查前准备
一、DSA检查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二、DSA检查术前准备
第二节 DSA检查方式
一、静脉DSA
二、动脉DSA
三、动态DSA
第三节 特殊DSA检查技术
一、旋转DSA技术
二、3D-DSA技术
三、实时模糊蒙片DSA技术
四、步进式DSA技术
五、类CT技术
六、3D路径图技术
第四节 人体各部位DSA检查技术
一、头颈部DSA检查技术
二、胸部DSA检查技术
三、心脏与冠状动脉DSA检查技术
四、腹部DSA检查技术
五、盆腔DSA检查技术
六、四肢DSA检查技术
第五节 DSA图像质量控制
一、影响DSA图像质量的因素
二、图像质量控制内容
三、图像质量控制方法
第五章 医学影像信息学与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第一节 医学影像信息学
一、医学信息学的基本概念
二、医学影像信息学的基本概念
三、与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相关的标准介绍
四、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概述
五、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
第二节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一、放射学信息系统
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三、放射科基本工作流程
四、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第六章 医学影像图像质量控制
第一节 医学影像图像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的内涵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