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空间集聚中的效率与平衡

中国经济空间集聚中的效率与平衡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丁嵩//孙斌栋//魏旭红|总主编:孙斌栋
  • 商品条码: 97875766100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发展中的大国如何正确处理空间效率与 区域平衡之间的关系为关键议题,讨论如何实现效 率与平衡的双赢。通过构建涵盖政府—企业—劳动 力—地区层面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区域政策 、创业活动、流动人口、全国层面、长三角地区五 个维度,本书最终论证了,经济活动向特定少数地 区(市场潜能大的地方)的集聚有利于发挥国家整 体的空间效率,同时如果伴随着劳动力跨地区的自 由流动,那么将最终实现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本书主要适用于城市与区域经济、城市规划、 人文地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实务工作者,致力于 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发展中大国的政 策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发展中的大 国如何权衡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两大政策目标。
目录
总序 前言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兼顾效率与平衡的区域政策选择 2.1 空间中性与空间干预政策 2.1.1 空间中性政策主要观点 2.1.2 空间干预政策主要观点 2.1.3 空间中性与空间干预政策的争论 2.2 空间均衡模型 2.2.1 空间均衡模型的理论阐述 2.2.2 空间均衡模型的政策含义 2.2.3 空间均衡模型是否成立 2.3 相关实证研究 2.4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3 市场潜能、地理衰减与创业活动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与文献 3.3 实证分析结果 3.3.1 理论模型 3.3.2 模型设定、数据与变量说明 3.3.3 模型估计结果 3.4 进一步实证:地理衰减效应 3.4.1 市场潜能对创业活动的地理衰减效应 3.4.2 地理衰减效应的进一步考察:企业异质性 3.5 市场潜能、政府干预与创业活动 3.6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4 市场潜能与流动人口收入水平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与文献 4.3 实证分析结果 4.3.1 模型设定、数据与变量说明 4.3.2 模型估计结果 4.4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5 市场潜能、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与文献 5.3 实证分析结果 5.3.1 模型设定、数据与变量说明 5.3.2 模型估计结果 5.4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6 大城市对小城市的溢出效应:长三角的案例 6.1 引言 6.2 相关研究与文献 6.3 实证分析结果 6.3.1 模型设定、数据与变量说明 6.3.2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