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语言学论丛 第57辑

语言学论丛 第57辑

语言学研究定期系列性学术辑刊,海内外影响大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编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总主编:陆俭明 著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 编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619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语言学论丛》是中国国家教育部所属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定期系列性学术集刊,在海内外影响很大。2. 2003年,《语言学论丛》入选欧洲科学基金人文科学标准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 for the Humanities,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颁布的刊物索引目录。3. 2005年CSSCI设立集刊类索引目录以来,《语言学论丛》每年入选并每年名列引用率排名的第一名。4. 被收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2017-2018)目录》,2017年1月16日获得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颁发的省部级语言学类半年辑刊第六名。
内容简介
《语言学论丛》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第57辑收录论文17篇,涉及作者21人。本辑包括“汉语变调构词中的语义演变”(程珊珊)、“‘匣入喻三’与南朝江东方言”(郑伟)、“粤东闽语的小称后缀‘儿’:形式、功能、来源及演变”(钟蔚苹、郭必之)、“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的跨语言考察及类型关联特征分析”(孙天琦)、 “禅宗语录中‘在’字句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析论”(卢烈红)、“玃之诸名考”(刘洪涛)等论文,涉及汉语构词法、音韵学、方言语法、汉语句法、词义考释等内容。
目录
   汉语变调构词中的语义演变

“匣人喻三”与南朝江东方言

粤东闽语的小称后缀“儿”:形式、功能、来源及演变

旁格成分做宾语现象的跨语言考察及类型关联特征分析——从分析型语言中的同类发现谈起

论长沙方言同源宾语结构“v+(宾语)+动量短语+修饰语”

从汉语的词类问题看汉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时量词”的词类标注及其相关问题

意愿知识的细颗粒分析——以现代汉语双及物句为例

话语标记“得”的功能及其来源

禅宗语录中“在”字句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析论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又(有)”

上古汉语叙事篇章回指方式的演变

敦煌文献曾通二摄之间的同音互代现象

攫之诸名考——兼论上古汉语“矍”词族的词义关系

释“利娄”

湘西乡话果摄的语音层次

怀集下坊粤语的重叠式疑问句及其探源——与怀集标话、顺德粤语相联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