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职院校多元联动班级共同体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多元联动班级共同体构建研究

  • 字数: 211
  • 出版社: 重庆大学
  • 作者: 张华敏|
  • 商品条码: 97875689438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共同体的角 度来解决班级生命活力不足 的问题,且做了相应的试点 研究。从系统论、需求层次 理论、场动力论和实践共同 体理论出发,对班级要素协 同、班级目标锚定、班级成 员身份感应、班级发展动力 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 高职院校班级共同体建设提 供理论支撑。研究者通过问 卷访谈等方式调研后发现, 由于当前高职院校班级主体 缺乏群体意识、目标同构和 行为互嵌,故而导致班级主 体间信息交互少且频率低、 行为交互范围小且互嵌性差 、主体间的作用力弱等问题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有多 种力量都在作用于班级。由 于这些力量缺乏有效的组织 ,因此并没有发挥出这些力 量的最大效能。有时这些力 量还彼此抗衡,这就使得班 级主体间的关系更加松散。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班级 的生命活力,班级主体需紧 紧围绕服务学生发展的班级 目标,自觉调适自己的班级 行为。辅导员应聚焦班级组 织建设,加强学生思想引领 ;专任教师应立足于专业和 课程建设,指导学生知识学 习;企业师傅应立足于生产 实践,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学生要立足于个 人发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和实践能力。
目录
绪论 一、背景与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五、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高职院校班级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班级共同体的要素协同 二、需求层次理论:班级共同体的目标锚定 三、场动力论:班级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感应 四、实践共同体理论:班级系统中多元动力体系的宏观架构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职院校班级成员交互行为现状调研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讨论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职院校班级的多元诉求 一、班级成员的多元需求 二、多元需求的实现要求价值统整 三、多元需求的实现要求实践行为的多重嵌入 四、多元需求的实现要求对班级发展做系统规划 五、多元需求对班级功能的期待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院校班级多元联动的理想样态 一、班级多元联动的理想表征 二、班级多元联动的机理 三、班级成员联动的模式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院校多元联动班级共同体构建的试点与分析 一、某“双高”院校对“卓越技术技能人才”试点班的制度设计 二、试点班的基本情况 三、试点班班级成立的初始问题 四、试点班多元联动的班级共同体构建路径 五、试点班实施多元联动班级共同体构建的效果 六、关于试点班班级共同体构建的经验借鉴与难点分析 七、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院校班级共同体多元联动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班级共同体多元育人力量的角色管理 二、高职院校班级共同体多元育人力量的目标管理 三、班级目标统摄下多元育人力量协同联动场的创建 四、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