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研究/国家治理研究丛书

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研究/国家治理研究丛书

  • 字数: 2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权|
  • 商品条码: 97875227358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信息内容(及相关生 产与传播活动)进行治理, 自古就是国家必要且重要的 职责。进入新时代以来,随 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发展扩散渗透,社 会结构与社会过程迅速变迁 ,国家主导对信息内容的治 理遭遇种种挑战。内生治理 需求面对外部条件约束,开 启了治理实践的调适进程并 逐渐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 特征。本书希望通过理论与 实证分析,呈现出网络信息 内容治理的立体图景,针对 其中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对 策建议和变革方案。
作者简介
张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政治等。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求学并取得学位,具有政治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跨学科教育背景,拥有在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工作经历。撰写或参著并出版中文专著3部,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闻与传播研究》《RPR》、《PRL》等中英文核心学术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多篇获得《新华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或作为子课题负责人、骨干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科研奖励,智库报告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或单位采纳。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述评 (一)如何定位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二)如何开展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四)章节安排 第一章 治理的内在需要:信息内容治理的多重属性 一 宣传动员:对作为大众观念候选项的信息内容进行治理 二 新闻报道:对作为拟态环境碎片的信息内容进行治理 三 舆论监督:对作为治国理政尺度的信息内容进行治理 四 问政咨询:对作为国家治理资源的信息内容进行治理 五 政务公开:对作为减少不确定性之公共品的信息内容进行治理 六 舆论引导:对作为社会整合工具的信息内容进行治理 七 信息监管:对作为意见气候构成要件的信息内容进行治理 第二章 治理的外部条件: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的发生样态 一 T-S-C模型建构:一个理解传播演化的分析框架 二 大众传播的历史演进与样态更新 (一)经典“一对多”大众传播模式 (二)多中心“一对多”大众传播+“多对多”交互传播 (三)“一”对多重“多”的精准分众传播 三 延续与创新:进人5G时代大众传播样态的变与不变 (一)传一受关系结构的延续 (二)媒介技术应用的创新 第三章 治理的体系运行:国家管平台.平台管内容 一 挑战与调适:从信息内容治理到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一)技术化社会的挑战:互联网平台的崛起及其社会影响 (二)国家的调适:委托一代理关系与发包制治理模式的形成 二 国家“发包”:网络信息内容治理委托方的具体行动 (一)网络信息内容治理中的党政主体 (二)网络信息内容治理中的党政关系 三 平台“承包”:网络信息内容治理代理方的具体行动 (一)信息内容的审查与认证 (二)用户的偏好识别与特征描摹 (三)信息一用户的特征匹配 (四)信息内容的分发推荐 第四章 治理的结构性矛盾:关键主体权责错位与行动逻辑冲突 一 治理效果的落差及其诊断框架 二 发包制治理模式中的问题与症候 (一)强激励的消解:政府失灵与非常态参与 (二)自由裁量的重负:“政治局限”与避责策略 (三)剩余控制权的扰动:马太效应与信息倦怠 第五章 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更进一步调适与治理效能提升 一 从“负面清单”到“正面清单”:一个“镜像”式改革思路 二 “正面清单”建构:价值认证依据的操作化 (一)建构方法 (二)建构原则 (三)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四)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测试 三 “正面清单”应用:正面内容建设的改善方案 (一)将算法嵌入既有内容审查流程 (二)优化特征匹配策略 (三)分发推荐的定量定类调控 结论与讨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