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公证的数字化 立法完善与业务创新

中国公证的数字化 立法完善与业务创新

  • 字数: 3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廖永安,夏先华 ,吴振 等 编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26698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公证的数字化:立法完善与业务创新》是第二届中国公证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的成果荟萃,聚焦《公证法》修改、在线公证、公证业务创新等公证领域内的热点问题,选题新颖,研究视角独特,具有理论前瞻性与实践创新性。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公证制度创新与《公证法》修改”主要从修法逻辑、机构组织形式、公证员助理主体地位、法定公证、公证调查权等方面,对《公证法》的修改与制度革新提出合理建议。第二编“公证服务优化与现代科技支撑”重点讨论了公证信息化建设、在线公证规则,以及区块链、云计算技术对公证服务的影响等问题,推动公证制度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第三编“公证业务探索与现代化转型”主要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网暴证据保全、遗产管理人、存量房带押过户等领域内公证业务的实践经验与发展转型。第四编“赋强公证在线模式与程序完善”主要聚焦瑕疵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立案审查模式、网络赋强公证,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嵌入等重点议题,促进赋强公证制度与程序的持续优化。
作者简介
"廖永安,湖南警察学院院长、教授,湘潭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主任等职务。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两届)、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主要从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纠纷解决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含重大项目2项),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求是》《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等3部,以及主编《中国调解研究文丛》《纠纷预防与治理:公正理论与实务系列丛书》等著作教材30余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法学会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最高检全国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励40余项。 夏先华,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兼任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秘书长、专职研究员,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智库专家。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公证法学的教学研究,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湖南省教改等课题10项,出版个人专著《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研究》,参编《中国公证的现代化:体制转型与制度创新》等著作4部,在《湘潭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河北法学》《人民法院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荣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公证改革发展高端论坛一等奖、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生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奖励10余项。 "
目录
第一编公证制度创新与《公证法》修改
专题一《公证法》再修改的逻辑展开:定位、权责与程序
——以在线公证为切入点
一、以明确公证定位为逻辑起点
二、以权责界定为逻辑中介
三、以程序完善为逻辑终点
专题二,公证机构组织形式的反思与厘定
——以《公证法》修改为契机
一、我国公证机构组织形式变迁概述
二、公证机构组织形式模糊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法定机构作为现阶段公证机构组织形式的证立
四、提升公证机构组织效能的配套举措
专题三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理论解读与规范发展
一、改革缘起: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重启的现实背景
二、图景诠解: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的多重面相
三、理论思辨: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的误区厘正
四、规范发展: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推进的具体建议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