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讼师到律师 清末民初法律服务群体转型研究

从讼师到律师 清末民初法律服务群体转型研究

  • 字数: 28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王菲 著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380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律师兴,讼师灭”。中国传统社会原有的是讼师,律师是舶来品。两者类似,又不同。一个是在地下或半地下活动,另一个是正式法定职业。

《从讼师到律师(清末民初法律服务群体转型研究)》聚焦清末民初法律服务群体的近现代历史转型,从明确讼师和律师法律服务群体界定入手,梳理由讼师到律师的转型进程,清晰“新从何处来”“旧向何处去”,描述讼师的生存状态和律师的执业实况,探究舍旧立新的原因,思考如何面对西式法律制度移植和本土法治资源,透过“新气象”和“旧残留”,解读律师的“高尚职业”“营业职业”,分析职业精神的培育和养护。
目录
   引言

一 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关于写作框架




第一章 名称辨析:相关概念与内涵的解读

第一节 讼师与讼棍之辨析

一 讼师名称的解读

二 讼棍名称的界定

三 讼师与讼棍之区别

第二节 讼师与律师之辨析

一 西方早期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二 词汇的交流互译

三 传统讼师与律师的区别

第三节 关于法律服务群体的界定和解读

一 法律服务群体的界定

二 传统法律服务群体的解读

三 传统法律服务群体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社会变迁:法律服务群体转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西风渐强与中华文明优势的消退

一 中西方的接触与碰撞

二 西方法律思潮的传播

三 日本崛起的刺激

第二节 西方列强欺压下的外力压迫与内在动力

一 接触中的沉没

二 外力压迫下的司法主权丧失

三 治外法权收回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西方舶来品的参照与影响

一 外籍律师的执业活动概况

二 外籍律师在华法律事务特点

三 外籍律师的执业影响




第三章 律师制度的创设与发展:法律服务群体转型的制度推动

第一节 清末律师制度的初创设计

一 清末修律启动司法体制变革

二 晚清政府律师制度的尝试努力

三 律师制度的初创设计

第二节 民国律师制度的建设发展

一 临时政府对律师制度的推动

二 北洋政府的律师制度建设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律师法律体系完善

第三节 民国律师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 民国律师资格的限制

二 民国律师考试制度的波折

三 律师义务与律师惩戒




第四章 法外之势:清末讼师的生存实况

第一节 清末讼师活动概况

一 讼师活动的地域分布

二 讼师的活动与民间需求

三 关于讼师活动的不同表达

第二节 清末讼师群体的构成、分类

……

第五章 新从何处来:律师职业群体的构成

第六章 旧向何处去:传统讼师的命运

第七章 新气象与旧残留:变革带来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