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林希逸文献学研究

林希逸文献学研究

  • 字数: 30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晚霞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22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南宋末期,作为闽南艾轩学派第三代传人的林希逸,以当时口语所注的《老子鬳斋口义》《列子鬳斋口义》《庄子鬳斋口义》在靠前并未受重视,在域外尤其是东亚的日韩,流传甚广,曾一度成为日韩士人研读老列庄的注本。林希逸以理学家自居,阅读大量佛学经典,思想上融汇儒释道三家,引儒释两家思想注解老、列、庄三子,体现出儒学在南宋发展的新趋势。

《林希逸文献学研究》在考辨林希逸生平与交游、论证林希逸思想的基础上,对三子口义在海内外的多种版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检索考证,对推进林希逸和老列庄三子的研究,打下良好的文献学基础。
作者简介
   王晚霞,女,1977年生于陕西周至,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湖南科技学院副编审,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等课题10余项,出版校注著作《濂溪志八种汇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相关的前期研究

二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林希逸生平考

第一节 林希逸生卒年考

一 南宋末年的福建

二 林希逸生卒年

三 林希逸晚年另一个号

第二节 林希逸学统考

一 林希选师承远源

二 林希逸师承近源

第二章 林希逸交游考

第一节 南宋文化领袖的交往——林希逸与刘克庄的交游

一 政治上互相支持

二 学问上互相切磋

三 生活中互相参与

第二节 南宋文人的文化生活——林希逸与文人雅士的交游

一 以文会友

二 游乐互访

三 撰写序跋题记

四 缅怀逝世友人

第三节 南宋士风与士林文化——林希逸与诸权贵的交游

一 晚宋士风概论

二 林希逸与诸相

第三章 林希逸思想研究

第一节 林希逸的佛禅思想

一 南宋士大夫与佛教

二 林希逸的佛门际遇

三 佛学态度与根本原则

第二节 林希逸的文学思想

一 诗文概论

二 文学思想渊源

三 文学价值观

四 文学创作观

五 文学批评观

第三节 林希逸的教育思想

一 教育实践活动

二 教育内容

三 学习方法

四 师道观

第四节 林希逸的悯农思想

一 忧旱愁雨

二 使民养生送死无憾

三 国贫民困忧无日

第四章 林希逸著述考

第一节 概论

一 经类著作

二 史类著作

三 子类著作

四 集类著作

第二节 《老子鬳斋口义》版本考

一 中国刊本

二 日本刊本

三 朝鲜半岛刊本

四 《老子》注本征引《老子鬳斋口义》考

第三节 《列子鬳斋口义》版本考

一 中国刊本

二 日本刊本

三 朝鲜半岛刊本

第四节 《庄子鬳斋口义》版本考

一 中国刊本

二 日本刊本

三 朝鲜半岛刊本

四 《庄子》注本征引《庄子鬳斋口义》考

第五节 《鬳斋考工记解》版本考

第六节 《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及《竹溪十一稿诗选》版本考

一 《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版本考

二 《竹溪十一稿诗选》版本考

第七节 三子口义在东亚的传播特点和流行原因

一 三子口义在东亚传播的特点

二 三子口义在东亚的流行原因

参考文献

著作

论文

附录林希逸学术年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