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同富裕目标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

共同富裕目标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

  • 字数: 37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刘七军//李昭楠|
  • 商品条码: 97875228341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标志着党在团结带领人民 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 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 大步。巩固住、拓展好来之 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特别 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脱 贫攻坚成果,直接关系到乡 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和共同富 裕目标的实现。因此,本书 基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这一背景,以西部地区及典 型民族地区宁夏为例,对巩 固脱贫攻坚成果问题进行了 实证研究。 全书共分为绪论篇、成 就篇、实践篇、挑战篇、思 考篇五大部分。其中,绪论 篇对本书的研究背景、意义 、理论基础以及巩固脱贫攻 坚成果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 联进行了概述;成就篇对党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 的伟大成就、六盘山片区脱 贫攻坚的巨大成就以及我国 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的历史 意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实践篇从绿色减贫效应、 金融减贫效应、金融素养提 升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相对贫困 效应方面对脱贫攻坚的伟大 实践进行了阐释;挑战篇选 取典型脱贫片区,从返贫风 险、健康冲击、乡村振兴现 状、农户幸福感方面就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挑战进 行了解析;思考篇分别对构 建防止大规模返贫的长效机 制、绿色减贫的长效机制、 健康防贫的长效机制、教育 防贫的长效机制以及巩固脱 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的长效机制方面等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的常态化机制 构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李昭楠,女,甘肃靖远人,1978年2月生。2012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物生态生理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为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及微观经济、农村经济、生态经济等。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3项,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部委征文二等奖1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篇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 一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渊源 二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要义 一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性 二 民族脱贫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特殊性 三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可行性 第四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 一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二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 第二章 成就篇 第一节 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一 农村地区减贫成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跨越 二 区域性整体脱贫成效显著 三 形成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第二节 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 一 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概要 二 六盘山片区贫困成因及扶贫制约因素 三 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四 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具体措施 第三节 我国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 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的理论指引 二 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三 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的世界意义 第三章 实践篇 第一节 绿色减贫效应的实践 一 宁夏绿色减贫主要做法 二 宁夏绿色减贫面临的困境 三 宁夏绿色减贫效应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四 宁夏绿色减贫效应评估 第二节 金融减贫效应的实践 一 指标体系构建(平衡计分卡)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三 金融减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第三节 金融素养提升对宁夏农户家庭收人影响实证分析 一 影响机制分析 二 研究设计 三 农户金融素养与农村收入不平等现状分析 四 农户金融素养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第四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相对贫困效应实证分析 一 机制分析 二 研究区域概况 三 数据来源 四 数字普惠金融与相对贫困现状分析 五 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挑战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