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现台湾

发现台湾

★献给国人的台湾历史课★港台畅销35万册 许倬云 廖信忠 推荐★台湾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尖端,也是中国跌宕几百年的见证者
  • 字数: 25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天下杂志记者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207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天下杂志记者著的《发现台湾(1620-1945)》以全球视野展现了台湾社会1620年至1945年之间的发展变迁。自明末汉人移民来台垦荒至1945年光复回归,台湾从边陲小岛逐渐成为外贸重镇,成为古老中国探索外部世界的尖端,三百多年里,历经荷兰占据、郑氏王朝、清朝统一、日本殖民,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不断演变,既跌荡起伏,又血泪交融,令人感慨不已。
同时,由于台湾近现代受到日本殖民戕害,因此贯穿《发现台湾(1620-1945)》的另一主旨,集中在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国运抉择之比较——如何融入全球化的工商业潮流并重塑国民精神。前者执着于西洋军事技术,却因循守旧,缺乏全盘思维;而后者从根本入手,全面借鉴西方先进文明,从而崛起于东方,甚至一度成为中国极大的威胁。抚今追昔,今天中国再次处在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如何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重塑大国文明,值得所有国人深思。
《发现台湾(1620-1945)》取材广博,文笔浅显,同时又观点新鲜,寓意高远。想要了解台湾对于中华民族的特殊性和影响力,本书正是首当的读本。
目录
前言发现台湾殷允芃
第一篇婆娑之洋·水苍苍(一六二〇-一八四〇)尹萍
第一章荷据时期:安平,追想起
什么体制羁绊了旧时中国的脚步?
第二章明郑时期:郑成功的生根与落地
第三章台湾重归中国版图:郑氏王朝的飘零
第四章渡海:劝君切莫过台湾
为什么叫“台湾”?
谁是最早的台湾人?
第五章海禁与械斗:罗汉脚渡悲歌
北美与台湾移民社会的迥异道路
第六章西方的冲击:徘徊在改造的边缘
德川体制为日本预备了什么能力?
文士与武士
第二篇荒陌新径·现代化(一八四〇-一八九五)林昭武周慧菁
第七章鸦片战争:门户洞开的声音
第八章台湾开港:商品经济的第一次风光
第九章牡丹社事件:中日关系从此易位
第十章中法战争后:铁路开出台湾新纪元
台湾企业家族的开端
第十一章甲午战争:一战割开台海两岸
第十二章《马关条约》:春帆楼一纸,五十年心酸
第十三章同治、明治维新比较:中日现代化竞赛
明治维新的关键:岩仓考察团
日本现代文明之父:福泽谕吉
《自助论》改变了日本
中日维新成败的分界
19世纪下半叶中日维新事务比较
第三篇莎哟哪啦·殖民地(一八九五-一九四五)李瑟周慧菁
第十四章日军进城:割地前的最后抗争
第十五章日据初期:密植深耕,南进基地
孙中山:旧中国落后的理由
许远东:国际化的台湾银行
第十六章日据第二阶段:苦涩的甘蔗
第十七章日据第三阶段:收回自由,教导自律
林献堂启蒙新民
连横为台湾修史
蒋渭水的台湾诊断书
胡适:请大家来照照镜子
第十八章对日抗战,摆脱殖民:台湾回家的一天
新生活运动:从家常便饭做起
回响现代化向传统寻根许倬云
回响日本如何以信息为师傅高义
致谢
参考书目
走过台湾三百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