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第4版)

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第4版)

  • 字数: 577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编者:何培斌//栗新然|
  • 商品条码: 9787576330816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基础和地下室、墙体、楼地面、楼梯和电梯、屋顶、门窗、变形缝、低碳住宅与外墙保温、装配式建筑简介等,每章由学习要点、小结及复习思考题构成。全书具有实际案例多、内容丰富、实训操作性强等特点,旨在帮助读者尽快掌握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构成、组合方式及构造方法的基本要点和设计方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房地产类专业学生学习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构成、组合方式和构造方法的教材,也可作为房地产业、建筑业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和构造方法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何培斌,男,教授,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工程执业资格高级考评员,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曾荣获重庆市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等奖励。主编有“十三五”、“十四五”高职国规教材等20余部。主持有重庆市精品课程、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门,曾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主持工程设计项目有资阳体育馆、遵义海关等100多项。
目录
模块1 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1.1 中国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1.1.1 原始社会 1.1.2 奴隶社会 1.1.3 封建社会 1.1.4 中国现代建筑(1949年至今) 1.2 国外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1.2.1 原始社会 1.2.2 奴隶社会 1.2.3 封建社会 1.2.4 18-19世纪西欧及美国建筑 1.2.5 前现代主义时期建筑(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 1.2.6 现代主义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3 民用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1.3.1 民用建筑的分类 1.3.2 建筑的等级划分 1.4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建筑方针 1.4.1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4.2 建筑方针 1.5 建筑设计的内容及过程 1.5.1 建筑设计的内容 1.5.2 建筑设计的过程和设计阶段 1.6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6.1 建筑设计的要求 1.6.2 建筑设计的依据 模块2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2.1 建筑火灾的概念 2.1.1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和燃烧条件 2.1.2 建筑火灾的特点 2.2 火灾的发展过程和蔓延途径 2.2.1 火灾发展的过程 2.2.2 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 2.3 防火分区的意义和原则 2.3.1 防火分区的重要性 2.3.2 防火分区的原则 2.3.3 防火分区设计实例 2.4 安全疏散 2.4.1 安全疏散路线 2.4.2 安全疏散距离 2.4.3 疏散设施设计 2.5 建筑的防烟和排烟 2.5.1 烟的危害 2.5.2 防烟分区的划分 2.5.3 排烟方式 2.5.4 防火设计要点 2.6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ieie 2.6.1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及确定防火间距的原则 2.6.2 消防扑救 模块3 建筑平面设计 3.1 建筑平面设计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