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球治理观的中国道路(概念重构与实践创新)/全球视阈下的中国治理现代化丛书

全球治理观的中国道路(概念重构与实践创新)/全球视阈下的中国治理现代化丛书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刘天阳//谈笑|总主编:刘天阳
  • 商品条码: 97875227404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由中国与澳大 利亚青年华人学者共同创作 的关于中国治理的全景式研 究。本书探讨了“中国之治” 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通 过多领域、多维度的综合视 角,本书分析了新时代中国 在众多治理领域所面临的复 杂问题与挑战,并探讨了中 国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创造 性回应。在研究过程中,本 书结合了政治研究的微观、 中观与宏观视角,部分依托 田野调查实践,深入挖掘中 国治理的主体性经验,并通 过对气候治理、规范性治理 、非遗治理、基层治理、城 市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 生、水安全与国际舆情等领 域的全景性和多尺度的实证 观察,揭示了中国治理模式 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 辩证统一。通过对国家治理 体系与能力建设、治理规范 扩散路径、治理实施中间角 色以及技术治理四个维度的 深入剖析,本书挖掘了中国 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多重逻辑 互动,并对技术在治理中的 双重面向进行了反思性考察 。特别是通过对气候治理中 “双重扩散”现象与次国家规 范化的分析,本书展现了地 方议程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 独特介入方式。此外,本书 还深入探讨了治理“中介者” 在中观层次中的复杂角色与 影响,并通过非遗治理的案 例分析,反思了中国治理模 式中国家中心主义与多元“ 混合型”治理的转型路径, 进而为中国治理的哲学建构 与实践探索提供新视角。
作者简介
刘天阳,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墨尔本大学全球治理联合研究中心 (WHU-Melbourne Study Center on Global Governance) 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外交。相关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Affairs, Political Geography, Critical Asian Studies, The Pacific Review等学术期刊。出版中英文专著多部,包括Chinese Paradiplomacy at the Peripheries: Beyond the Hinterland (Routledge, 2023) 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各类研究项目多项。谈笑,墨尔本大学博士、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卫生政策、卫生社会学和中国全球治理,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等知名英文学术期刊。
目录
上篇:中国治理的全球性 第一章 聚合多元:中国治理体系与能力 全球治理“权威空间”的生成、演化与复杂治理的中国式关系思维 全球复杂风险视阈下的国家能力建设与中国路径 风险与技术:全球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创新 第二章 双重扩散:中国治理规范的途径剖析 中国的复合扩散式气候治理 中国治理理念的次国家规范化传播 第三章 分化与极端化:网络空间与国际與情治理 中国的网络主权共同体道路与“南北之分”的再现 伪信息引动的极端化认知及其媒介反制策略 下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治理 第四章 演变中的治理:国家一社会一市场关系 渐进制度化:探索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演变 “强基层”视角下中国卫生治理市场化的演变与挑战 第五章 治理灵活性:环境治理的中层角色与地方过程 走人丹江口水源地:环境保护背景下中国的农村治理与有机农业转型 地方化协调:中国地方水污染治理中的河长工作机制探究 第六章 非遗治理中的国家角色与体系特色 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文化治理:基于法律、政策与实践的制度分析 超越非遗保护:非遗治理的概念廓清与再阐释 作者简介(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