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与模式 基于25种母语背景语音偏误数据库的研究

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与模式 基于25种母语背景语音偏误数据库的研究

  • 字数: 40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作者: 冉启斌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326621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客观、普遍的教学重难点指导,也能为语音研究、语音识别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内容简介
语音偏误是指二语学习者在学习发音时不自觉的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发音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一般自成系统,自有规律。国内外对于语音偏误的既有研究,或失之于琐细,或受限于语料,尚待突破性进展,而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偏误的研究进步空间尤大。为此,本书借助语言类型学方法,通过大规模统计不同母语背最学习者的汉语语音偏误,从宏观角度对汉语学习者的语晋偏误特点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使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借鉴语言类型学方法,对25种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的528条语音偏误条目进行了详细考察和分析;下篇研究以“口音汉语在线--世界典型汉语语音偏误数据库”中8到28个国家的男女口音作为实验对象对其单元音、时长、声调、语调进行声学分析。本书旨在通过揭示语音偏误的共性和规律、共性和个性,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对偏误发音和标准发音的辨识能力,及时预防和纠正语音偏误,为汉语语音教学、教材编写等提供参考。同时,也尝试通过分析偏误共性和偏误条目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印证前人第一语言规律的研究,进而从中介语系统角度进一步揭示人类语言的特点。本书还对多个有不同母语背最的学习者的语音个性偏误进行了分析。这是对独特语音偏误研究的初步探索,或可为外国口音的汉语语音识别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冉启斌,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20-),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1-)、语言资源与计算人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3-),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2023-)。主要从事语音学、语言计算、语言信息处理等研究,发表语言学有关的学术论文及文章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含合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国家语委重点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专项项目、北京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
目录
上篇汉语语音偏误的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章引言
1.1国内外语音偏误研究成果概述
1.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语音偏误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3语音类型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4研究意义
第二章数据来源与描述
2.1数据来源概述
2.2偏误数据描述
第三章高频语音偏误分析
3.1声母部分
3.2韵母部分
3.3声调部分
第四章低频语音偏误分析
4.1声母部分
4.2韵母部分
4.3声调部分
4.4总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