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知录集释(全三册)

日知录集释(全三册)

  • 字数: 11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513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4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3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此次整理,即以此重印本为底本,同时吸收了《刊误》、《续刊误》、黄侃《日知录校记》以及陈垣、张京华等先生的校勘成果,力求反映《日知录》原稿的文字面貌。书末还收录了《日知录》符山堂本所附《譎觚十事》及乾隆六十年重刊本所附《日知录之余》,加以标点校勘,以资读者参看。
内容简介
《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附《日知录之余》四卷、《谲觚十事》,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撰,道光学者黄汝成作《集释》。《日知录》为顾炎武读书时随记的考辨性劄记,积三十余年而成,凝聚了顾氏一生心血。顾氏自谓平生之志业皆在其中。凡三十二卷,不分门目,有条目一千余条,编次大抵以类相从。内容宏富,涉及经术、治道、博闻等。是书考据精详,《四库总目提要》赞其“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日知录》问世后,对乾嘉学术产生了广泛影响,阎若璩、钱大昕等硕儒大家皆有考订、疏证之作。 顾炎武生前因友人多求抄写,患不能给,于是先刻《日知录》八卷,后附《譎觚十事》。是为该书最早的刻本——康熙九年符山堂刊本。顾氏卒后,其弟子潘耒于康熙三十四年将《日知录》全稿三十二卷刊刻于闽中,此即遂初堂刻本。因迫于文字狱,潘耒对原稿中所谓“违碍”文字做了删改。乾隆六十年,又有重刊本问世,书末附据顾炎武遗稿辑录的《日知录之余》。道光间黄汝成以遂初堂本为底本,博采诸家疏解,撰成《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及《日知录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集释》收录了道光之前九十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萃于一编,洵为《日知录》之功臣。 《日知录集释》于道光十四年由黄氏西谿草庐初刻,后黄氏本人又加以修订。道光十八年,西谿草庐据黄氏的修订成果剜改十四年本,是为道光十八年重印本,反映了《集释》的最终面貌。此次整理,即以此重印本为底本,同时吸收了《刊误》、《续刊误》、黄侃《日知录校记》以及陈垣、张京华等先生的校勘成果,力求反映《日知录》原稿的文字面貌。书末还收录了《日知录》符山堂本所附《譎觚十事》及乾隆六十年重刊本所附《日知录之余》,加以标点校勘,以资读者参看。
作者简介
顾炎武 ---------------------------- 顾炎武(1613-1682),清初大思想家,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人。他治学广泛,涉及经学、史学、方志、舆地、音韵文字、金石考古,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金石文字记》以及诗文集多卷,而平生最著力者则为《日知录》。 黄汝成 ---------------------------- 黄汝成,清道光间学者。黄汝成以康熙遂初堂本为底本,参以阎若璩、沈彤等四家校本,成《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后又得到《日知录》原写本,并参考宋斋陈氏訏等人的校语,成《日知录刊误》三卷、《续刊误》两卷。他的《集释》和《刊误》给世人提供了《日知录》的最精善之本。 栾保群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的实体研究机构,以季羡林先生为首席总编纂,汤一介先生为项目首席专家,庞朴、孙钦善、安平秋先生为总编纂,联合海内外30多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400多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地区以及国际性的合作攻关。 栾保群,男,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审,学者。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的实体研究机构,以季羡林先生为首席总编纂,汤一介先生为项目首席专家,庞朴、孙钦善、安平秋先生为总编纂,联合海内外30多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400多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地区以及国际性的合作攻关。
目录
《日知录集释.上》
《日知录集释.中》
《日知录集释.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