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研究(以犯罪学为主要视角)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研究(以犯罪学为主要视角)

  • 字数: 2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钱松|
  • 商品条码: 97875227374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我国规范和 事实层面而犯罪圈扩大化的 问题,冒在为我国刑事法制 发展进程中犯罪圈扩大化的 趋势提供一种规范性解读, 提供探寻犯罪圈扩大正当性 依据的学理路径。
作者简介
钱松,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讲师,法学博士,兼职律师,从事党纪法规、监察法、职务犯罪预防等领域研究与实务工作。曾在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经济犯罪检察处工作十余年,主办、参办十余名厅局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目前,担任云南省监察委第三届法律顾问、昆明市纪委监委讲师、亚洲犯罪学学会(ACS)终身会员。在《江西社会科学》《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犯罪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行进中的刑事修法和动态变化的犯罪圈 第一节 行进中的刑事修法 一 晚近刑事修法纵览 二 规范法学场域中的刑事修法 第二节 犯罪化实景的统计分析 一 统计数据中的犯罪扩大化 二 规范法学研究犯罪扩大化的局限性 第三节 规范与事实:犯罪化的全景面相 一 犯罪化的二重性和共同的价值目标 二 规范位面的犯罪化 三 事实位面的犯罪化 第四节 犯罪圈——犯罪学意义上犯罪化的理论核心 一 犯罪扩大化事实进路的基础——犯罪圈 二 犯罪圈理论建构的基础——作为一种价值事实的犯罪 三 犯罪圈的犯罪学二元构型 第五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内在结构分析 一 权威性——犯罪化正当性依据规范意义上的理论基质 二 合理性——犯罪化正当性事实意义上的本质属性 三 有效性——犯罪化正当性规范与事实属性的链接点 四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犯罪学知识供给 第二章 犯罪原因: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原生性基础 第一节 犯罪原因基本原理分析 一 犯罪原因的基础理论 二 犯罪原因的研究目的辨析 第二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建构逻辑——基于犯罪原因 一 犯罪原因的双层次性 二 犯罪社会原因分析——制度规范的视角切入 三 异化犯罪原因分析——从道德恐慌视角切入 第三章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被害人视角 第一节 被害人学基础理论 一 被害人学及被害人 二 被害人内涵及类型 三 被害人的“再发现”及意义 第二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价值体系的完善——减少被害人 一 减少被害人的内涵 二 减少被害人原则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 减少被害人原则对人罪逻辑的优化 一 减少被害人原则检视下的社会危害性 二 减少被害人原则对刑法调控范围的合理限制 第四节 犯罪互动中的被害人因素 一 犯罪互动中被害人因素和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 二 被害人因素塑造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基本逻辑 第四章 刑事政策:犯罪化正当性的外生性因素 第一节 刑事政策及刑事政策学 一 刑事政策概念解析 二 刑事政策学及其学科范式 第二节 刑事政策的中国语境 一 中国刑事政策实践分析——从“严打”到“宽严相济” 二 从“鸿沟”到“贯通”——刑法学和刑事政策学的关系考察 第三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刑事政策检视 第四节 刑事政策有效性的犯罪学检视 一 刑事政策合有效性的犯罪学逻辑基点:正确认识犯罪原因 二 刑事政策有效性的犯罪学校检 第五章 犯罪治理: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内生动力 第一节 犯罪控制、犯罪预防与犯罪治理 一 犯罪预防和犯罪控制 二 犯罪治理理论图景 第二节 犯罪治理有效性解读 一 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治理有效性内涵 二 犯罪治理有效性的建构路径 第六章 建构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犯罪学路径 第一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建构的犯罪学方法论 一 犯罪学方法论的一般特征 二 犯罪学视域下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建构的犯罪学价值论 一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基础中的犯罪原因价值 二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基础中的犯罪治理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探寻治理犯罪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代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