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宋八大家与清代古文研究

唐宋八大家与清代古文研究

  • 字数: 21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周游 著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7321225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宋八大家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系统总结期,考察清人对待唐宋八大家的态度,既可勾勒出八大家在清代的接受史,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清代古文发展脉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总结整个传统散文世界学习八大家的经验,有助于完善和建构古代散文的批评话语,具有相当的开创性。
此书以清人对待唐宋八大家这一文学典范的态度为研究对象,探索清人学习八大家散文以及利用八大家话题建构文学理论的历史状况及其成果。全书以“唐宋八大家”话题为中心梳理清代古文的发展脉络,不仅勾勒主脉,还特别关注每个时期的“异见者”,以展现一个多层次的古文发展态势,大大增加了论述的深度;又从观念史角度入手,探究韩柳苏重要文论在清代的发展,保留了阐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选取了长期被忽略却极为重要的个案进行重点研究,进一步深化主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作为话题的唐宋八大家:饱受挑战的文学典范
第二节 选题与基本思路
第三节 观念史的视角
第一章 钱谦益“苏文有得于《华严》”说与清初苏文传习
第一节 苏文与《华严经》公案
第二节 苏轼文与《华严经》的比较
第三节 何为苏轼大文章
第四节 对“苏文有得于《华严》”的误读
第二章 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汉学家的古文实践
第一节 汉学家如何看待唐宋八大家
第二节 以欧曾之法发马郑之学
第三节 汉学家对韩、柳碑传文的态度
第三章 诙诡之趣:晚近桐城派的韩文阐释趣味
第一节 发现诙诡之趣:晚近桐城派的韩文阐释路径
第二节 阐发“诙诡之趣”的理念背景与实际意图
第三节 诙诡之趣与不测之意
第四节 被忽视的“诙诡”与“以诗为文”说的提出
第四章 晚近桐城派中的王安石文风
第一节 王安石文章评价的两个维度
第二节 柳王合称与晚清桐城派学王风气
第三节 法门:以《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为典范
第四节 困境:围绕《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的反思
第五章 另类的评点:严复的唐宋八家文解读趣味
第一节 严复评点《古文辞类纂》之总体特色
第二节 严复的唐宋八家文读法及其与桐城派之差异
第六章 韩愈“唯陈言之务去”话题的清代解读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陈言”话题
第二节 清初王学语境下的“陈言”话题
第三节 不变与变:清中期到晚期的“陈言”话题
第七章 柳宗元“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的清代阐释
第一节 所谓的原始含义:从柳宗元角度考察“洁”
第二节清人论述的中心:《史记》与“洁”
第三节 “洁”的延伸:从《史记》到《离骚》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