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马克思科学货币观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马克思科学货币观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杨兴业 著
  • 出版日期: 201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12281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所谓货币观,就是对货币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具体说来就是对货币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在马克思科学货币观的形成过程中,唯物史观方法论扮演了重要的基础理论角色。因此,本书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的客体维度以及唯物史观的主体维度三个层面,梳理和总结了马克思科学货币观的理论逻辑与基本观点。以此为基础,本书还分析了马克思科学货币观对如何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实质的重要启示;以及马克思的货币内生供给理论和关于货币的物役性思想,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杨兴业(1980—),重庆人,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课题共5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CSSCI及其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马克思科学货币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  围绕马克思货币观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马克思的早期货币观:货币异化论
2.1  立足于“人的类本质”的货币异化论
2.1.1  货币是市民社会利己主义的象征
2.1.2  对利己主义的超越是人类解放的重要途径
2.2  立足于黑格尔辩证法的货币异化论
2.2.1  马克思从黑格尔的“国家制度”中批判地借鉴矛盾分析方法
2.2.2  “民主制”设想闪现着用辩证法分析货币本质的思想火花
2.3  异化劳动分析框架与货币异化论
2.3.1  异化劳动分析框架的基本逻辑
2.3.2  “异化劳动”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货币异化论的抽象性
第3章  唯物史观是科学货币观形成的方法论基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