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

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

  • 字数: 89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英)扎拉·斯坦纳|译者:石志宏
  • 商品条码: 97875228195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20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2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同一场可怕的火山喷发,造成了毁灭性的巨大影响。欧洲四大帝国灰飞烟灭,中东欧各民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传统的欧洲协力崩溃,要求建立新国际机制的呼声越发高涨。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缔结的《凡尔赛和约》等条约几乎无法解决这场大战所引发的种种问题,这也被视作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诱因。 剑桥大学荣誉退休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扎拉·斯坦纳对以上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她认为20世纪20年代虽然见证了大大小小的地方性冲突、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的崛起、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衰,但这十年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期,各国政治家和外交官致力于欧洲的重建和复兴,直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希特勒的上台彻底打破了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平衡。
作者简介
扎拉·斯坦纳(1928—2020),生于美国的英国历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研究方向为外交关系、国际关系,以及20世纪的欧洲史和美国史。
目录
地图目录 图表目录 序幕 ·上册· 第一部分 欧洲的重建,1918-1929年 第一章 镜厅:西方和平的缔造 第二章 遥远的边界:东方和平的缔造 第三章 缺席者:苏联(俄)与战后的解决方案 第四章 经济至上:西欧的重建,1919-1924年 第五章 民族主义至上:东欧和中欧的重建 第六章 来自右翼的“革命”:意大利,1919-1925年 第七章 日内瓦之梦:国联与战后的国际主义 第八章 新的黎明?《洛迦诺公约》之后西欧的稳定 第九章 摇摇欲坠的重建:“洛迦诺”表面之下的裂缝 ·下册· 第十章 混浊水域:意大利、东欧与苏联的不确定性 第十一章 动摇的国际主义:《洛迦诺公约》之后的裁军与安全 第一部分结论:重建的欧洲? 第二部分 转折岁月,1929-1933年 第十二章 大萧条时期的外交:经济民族主义的胜利 第十三章 满洲危机:欧洲列强与远东 第十四章 金杯毒酒:寻求裁军 第二部分结论:转折岁月,1929-1933年 附录一 统计表格 附录二 欧美部分国家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国务卿) 附录三 国际大事年表(1918-1933年) 总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