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南联大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

西南联大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

  • 字数: 21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梅潇尹|
  • 商品条码: 97875227341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西南联大的文学 教育和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解读 ,从通识课、写作课、专业 课和课外活动四个方面考察 了西南联大文学的特殊性及 其对中国新文学发展的重要 意义。本书从教师的教学与 个人创作的密切关系,学生 的学习与习作生产的因果关 系,以及高校的学术化视野 对新文学理念构建的作用等 方面展开论述,从而为理解 西南联大文学的实验性提供 了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梅潇尹,女,1982年10月生,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2000-2004年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2008年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3-2019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西南联大。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大一国文”:通识课程中的现代文学知识构建 第一节 课程与师资:现代文学理念的铺垫 第二节 教材与选目:现代文学实绩的推广 第三节 延续与坚持:“新文学在大学里” 第二章 各体文写作:国文系的新文学教学与实践 第一节 习作课程:作为教师的沈从文 第二节 小说实验:汪曾祺的创作起点 第三节 社团与报刊:文学习作的成长园地 第三章 新诗现代化:外文系的诗歌氛围与师生创作 第一节 英美诗学的校园展开 第二节 教师创作的收获与彷徨 第三节 新生代学生诗人的成长与创新 第四章 校园内外:迁徙、融合与文学的革新 第一节 《西南采风录》:迁徙中的观察与实践 第二节 “我们”的团结:朗诵诗的校园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