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从业人员违规交易的法律规制与风险防控

金融从业人员违规交易的法律规制与风险防控

  • 字数: 3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谢杰,冯思华 著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924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金融从业人员违规交易及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理论与实务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与热点问题,充分运用金融原理和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刑法原理,深入分析金融市场法律中的重要概念、争议问题、疑难判例、全新动向等,以期为金融市场人士、执法司法实务人员、法学理论研究人员等提供一种金融从业人员违规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与风险防控的有效分析视角。
作者简介
谢杰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证券犯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博士、博士后。兼任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律师、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上海期货交易所监察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律师协会刑法与刑事辩护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证券期货及衍生品监管、金融刑法、法律经济学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Crime and Justice、《法学》《清华法学》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英文、中文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司法指南》、《人民检察》、《检察日报》等发表法律实务论文200余篇。独著、合著Financial Market Crime:A Legal & Economic Analysis、Criminal Regula-tion of Capital Market:Theory & Practice、《操纵资本市场犯罪刑法规制研究》、《资本市场刑法》、《中国刑法的规范解释》、《财经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证券期货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内线交易犯罪刑法规制研究》等英文、中文专著20余部。代理与辩护的金融市场重大典型案件:某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欺诈发行股票、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创业板退市第一案)某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欺诈发证券、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操纵证券市场案“沪港通”市场操纵第一案某私募基金实际控制人背信运用受托资金案某私募基金管理人尾市操纵第一案某交易商实际控制人期货市场操纵案某私募基金实际控制人内幕交易案某部委司长内幕交易、受贿案某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内幕交易案某境外公司实际控制人非法经营期货案(涉案金额600余亿元)某网贷实际控制人集资诈骗案(集资金额700亿元)某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集资诈骗案某上市公司与某证券公司标的额6亿元保荐、承销合同仲裁案某香港公司与某深圳公司标的额5亿元港币清盘诉讼(香港高等法院)某香港上市公司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标的额2亿元港币股权转让纠纷诉讼(香港高等法院)某开曼公司与某香港公司标的额7亿元股权转让仲裁案(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冯思华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复旦大学刑法学硕士。现为上海格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执业以来,专业从事刑事辩护业务,在经济犯罪,尤其是证券类内幕交易犯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等以及涉刑民交叉类犯罪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与理论知识。
目录
导论
一、概述
二、法治沿革
三、金融法治的功能定位与金融合规的发展方向
四、合规管理
五、从业人员违法犯罪交易行为规制与合规的问题意识与方法创新
第一编金融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规制与风控
第一章金融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案件实证调查
第一节金融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判例情况
一、案件数量及区域
二、金融从业人员的具体身份
三、涉案金额(获利与成交额)
四、量刑实践
第二节金融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法律适用争议焦点
一、“未公开信息”的范围
二、明示、暗示行为的证据规则
三、自行交易行为的证据规则
四、成交额、获利额的认定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