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论语

教育论语

  • 字数: 27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刘再复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595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刘再复先生有关教育文章的合集。作者从跨文化的视野、以哲人的心路历程讨论了教育的本质、内涵、教育的境界、儿童的成长等问题,启人深思。在比较审视的背后,在对故国师长的情思中,是作者对真教育的呼唤和对生命的爱。
目录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刘再复)

第一辑 父女教育论语(刘再复、刘剑梅)
[一]教师职业
[二]关注教育的家庭原因
[三]高举心灵的旗帜
[四]中国与美国的教育结构
[五]美育与情感教育
[六]“德育”的内涵-
[七]“德育”不可复古倒退
[八]“智育”的内涵
[九]“体育”的内涵
[十]学校的“免疫力”
[十一]自学与自明
[十二]教育的境界

第二辑 教育讲演(刘再复)
[一]教育、美育与生命质量
――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退思日上的演讲
[二]我的教育观
一一在安徽铜陵三中的讲话
[三]蔡元培的内心律令
――在香港“北京大学校友会”聚会上的讲话
[四]文学艺术中的天才现象
――在香港岭南大学和安徽铜陵三中的演讲
[五]人文世界的精神漫游者
――在哈佛大学李欧梵退休仪式上的讲话
[六]告慰老师
――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九十周年系庆会上的讲话

第三辑 教育访谈与对话(刘再复)
[一]我最关注的是教育问题
――答《凤凰周刊》记者吴婷问
[二]关于教育的两次对话
――和李泽厚的对话
[三]读书三部曲
――厦门商报记者陈雪慧访谈录

第四辑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刘再复)
[一]童年的长度
[二]儿童节与高考
[三]摇篮时期爱的方向
[四]沉默的校风
[五]《红楼梦》连环画本序
[六]青年时代的书目
[七]快乐园里说快乐
[八]新哥伦布的使命
――爱默生礼赞
[九]博士不自由
[十]抽烟的少女
[十一]科罗拉多惨案
[十二]再说科罗拉多惨案
[十三]小莲的喜讯
[十四]疯狂的硅谷
[十五]女儿的学校
[十六]毕业赠言
[十七]百年前鲁迅的伟大呼吁
[十八]风范的意义
[十九]杨喜莱散文集《年青的海》序
[二十]清华,你应是鹰的摇篮
[二十一]坐着就是力量
[二十二]抬政治棺材的老师们
[二十三]贾赦的读书经
[二十四]救援我心魂的几个文学故事
[二十五]杰弗逊总统的2l条语录
[二十六]新亚校歌:珍重珍重
[二十七]当作家易,做一个人难
[二十八]努力做一个人
[二十九]器世界与情世界的冲突
[三十]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提纲)

第五辑 缅怀老师(刘再复)
[一]缅怀我的彭柏山老师
――彭小莲《他们的岁月》香港版序
[二]璞玉
――缅怀郑朝宗老师
[三]永远拥有那一份天真
――祝贺蔡厚示老师八十寿辰
[四]缅怀和惋惜
――纪念陈汝惠老师逝世十周年
[五]永远的文化纪念碑
――缅怀陈嘉庚先生
[六]悲伤的八月
――缅怀岳父陈英烈老师
[七]死了的端午节
――缅怀刘中法老师
第六辑教师颂(刘再复)
[一]月季颂
[二]致老师
[三]摇篮
[四]为什么灯火更亮了?
[五]珍惜
[六]书渴
[七]慈母颂
[八]爱因斯坦礼赞
第七辑 父女书写(刘再复刘剑梅)
[一]我在美国的教学生涯
[二]庄子的坎坷与凯旋
――剑梅《庄子的现代命运》序
[三]亲情与才情的双重诗意
――剑梅《狂欢的女神》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