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费钟琳,王京安,许景 等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245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基于江苏实践的研究》由费钟琳、王京安、许景等人著,本书在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识别标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近年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分析了高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创新载体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的作用;企业内部知识要素、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知识产权等创新支撑要素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通过分析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链”治理措施,基于知识共享的主体互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促进主体互动的隐性激励机制以及政府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作用。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各阶段政策手段与目标,建立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从市场培育与规制、资金与人才政策、知识产权制度与服务、产业集群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应予以密切关注的具体政策措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基于江苏实践的研究》可供政府部门、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1 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标准及发展规律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及阶段性特征
1.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
1.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阶段性特征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标准
1.2.1 现有文献的识别标准
1.2.2 本书的识别标准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特征
1.3.1 美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1.3.2 德国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
1.3.3 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1.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载体
2.1 各类载体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的作用
2.1.1 载体功能定位
2.1.2 产业基础设施
2.1.3 产业服务
2.2 无锡新区培育物联网产业的实践
2.2.1 无锡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
2.2.2 无锡新区培育物联网产业的措施及成效
2.3 南工大“三创”载体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2.3.1 “三创”载体建设背景与目的
2.3.2 “三创”载体促进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成效
2.4 常州“一核八园”培育新兴产业的实践
2.4.1 以“一核八园”布局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
2.4.2 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园在“一核八园”规划下的发展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
3.1 企业内部知识要素与企业能力
3.1.1 企业内部知识要素
3.1.2 金刚网络的知识要素对其企业能力的影响
3.2 企业间知识互动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2.1 知识共享对产业创新的支撑
3.2.2 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知识共享对产业创新的支撑
3.3 产学研合作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3.1 产学研合作对创新效率影响
3.3.2 江苏省医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3.4 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4.1 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
3.4.2 江苏省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4.1 区域产业链治理
4.1.1 产业链治理内容与措施
4.1.2 连云港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及治理措施
4.2 基于知识共享的主体互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
4.2.1 集群内主体互动类型与知识共享
4.2.2 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主体互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
4.3 促进集群主体互动的激励机制
4.3.1 信任和声誉机制对集群主体互动的激励作用
4.3.2 信任与声誉机制对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主体互动的影响
4.4 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4.4.1 政府在集群发展中角色定位和阶段性特征
4.4.2 武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4.4.3 常州光伏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5 政府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
5.1 新兴产业发展各阶段的政策手段与目标
5.2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5.2.1 政策指标选取
5.2.2 指标体系构建
5.3 现有政策覆盖面与满意度
5.3.1 指标分析结果及启示
5.3.2 不同规模企业的政策感知
5.4 政策工具与措施
5.4.1 市场培育与规制
5.4.2 资金与人才政策
5.4.3 知识产权制度与服务
5.4.4 产业集群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