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乡村研究

中国乡村研究

  • 字数: 4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无 著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629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辑收入有关乡村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论文13篇,从不同角度研究中国乡村的历史与现状。只有一篇是关于江汉平原清后期以来与水利有关的有组织的暴力冲突,一篇关于陕甘宁边区的离婚法,一篇关于海城县(1905-1919年)新校历使用外,其余文章都是对农村当下现实问题的探讨,如山西灾害治理、中国农业转型、农业资本化的动力、区域生育转变类型、老年人轮养、农村合作化、农民权利等等。这些文章资料充实、内容丰富、分析深入、可读性强,是关心和研究农村问题的重要参考读物。
《中国乡村研究》始终保持学术上的高品位和高质量,刊发了大量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中国乡村的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或著作评论,其中一些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等全文转载,引起良好的学术反响。
《中国乡村研究》的作者群涵盖中外相关学界,既有论著甚丰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如陈春声、董磊明、龚启圣、行龙、贺雪峰、景军、李怀印、刘志伟、卢晖临、彭玉生、秦晖、仝志辉、王跃生、吴重庆、夏明方、薛涌、阎云翔、应星、岳谦厚、张静、张小军、折晓叶、周飞舟等,也包括一些崭露头角的学术新锐,为推动中国乡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双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跨学科的深入研究,作出了为学界称道的贡献。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下中国正处在这个转型时期。农村养老问题、农地征用问题、农民待遇问题、农业结构转型问题、农村合作化问题......中国农村往哪里去?这是《中国乡村研究》第十辑的主题。
作者简介
黄宗智,美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自1966年毕业起即供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并因其两部获最佳著作奖的中国农村经济史研究于1991年荣升“超级教授”(“Professor,Above Scale”)。其后,转向法律史研究,再次发表两部开创性专著。1975年创办季刊《近现代中国》(ModernChina),乃美国研究中国首要学术刊物之一。2003年在国内创办《中国乡村研究》学刊。2005年受聘为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00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同时,担任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目录
专题:中国农村往哪里去?
黄宗智 编者前言:中国农村往哪里去?
张谦 中国农业转型中地方模式的比较研究
黄宗智 高原中国农业资本化的动力:公司,国家,还是农户?
黄宗智 中国的非正规经济再论证
张玉林 灾害的再生产与治理危机
――中国经验的山西样本
农业经济
裴小林 土地生产率极限法则和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农村纠纷与冲突
张家炎 江汉平原清后期以来与水利有关的有组织的暴力冲突
集体抗争
仝志辉 权利诉求中的实用道义意识
――从理解农民选举上访信开始
老解放区法律
杨柳 婚姻、革命与法律
――陕甘宁边区的离婚法实践
乡村社会
龚为纲 段成荣 吴海龙 中国农村生育转变的类型与宗教文化的区域差异
王跃生 北方农村老年人“轮养”方式研究
――基于河北调查数据
潘学方 农村集体所有制构架下的“农嫁女”问题:以台州椒江区为例
乡村教育
樊德雯著 熊春文译新校历进“村小”:来自海城县1905~1919年的案例
农业合作社
田群键 中国农村的新合作运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